劳教
【拼音】:láo jiào
【注音】:ㄌㄠˊㄐ一ㄠˋ
【词性】:动词。
【结构】:劳(上下结构)教(左右结构)
【繁体】:勞教
词语解释劳教láojiào。(1)劳动教养。劳教[láojiào]⒈劳动教养。例劳教分子。英laboreducationandrehabilitation;reeducationthroughlabor;
基础解释劳动教养劳教分子。
引证解释⒈古谓教育百姓重视农桑劳动。见《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引《管子·侈靡》:“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郭沫若曰:“足食重耕就是‘劳教’,足兵重战就是‘死教’。”⒉“劳动教养”的简称。
网络解释劳教(词语解释)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引进,但和苏联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全相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制度。从法律上讲,劳动教养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院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综合释义古谓教育百姓重视农桑劳动。《管子·侈靡》:“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郭沫若曰:“足食重耕就是‘劳教’,足兵重战就是‘死教’。”见《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劳动教养的简称。对有轻微犯罪行为,但不构成刑事处分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是介于刑事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之间的一种行政处罚。
网友释义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引进,但和苏联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全相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制度。从法律上讲,劳动教养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院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批准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依照法律规定,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2013年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孟建柱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央已研究,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停止使用劳教制度。2013年11月15日,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第34条,劳动教养制度将被废止。
汉语大词典(1).古谓教育百姓重视农桑劳动。《管子·侈靡》:“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郭沫若曰:“足食重耕就是‘劳教’,足兵重战就是‘死教’。”见《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2).“劳动教养”的简称。
英语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workhouse
其他释义劳动教养的简称:~人员ㄧ~农场。
1.乙方触犯国家的法律被判刑、劳教的,或受其他刑事处罚的。
2.市场连接犯人自由的德国公民,谁接触到劳教所原因是多方面的。
3.不久从劳教所回家后,疾控中心的人到家里通知说他是艾滋病感染者。
4.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杨乃武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出狱之后,也曾被送去“劳教”过。
5.清官难断家务事,皮海旺想着把二驴子送去劳教,二驴子的父母又死活不同意,说是儿子还没结婚,蹲完大牢出来就更没人敢嫁给他了。
6.牛嘴水库位于宝安区龙华深圳市第二劳教所附近。
7.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仍然有不少冤假错案,并且在用口袋罪顶替失去劳教制度后的功能空缺,使得废止劳教制度的意义大减。
8.有劳教皇挂牵,我身子向来扎实,不过看到教皇,相比之下好像觉得自己有虚弱的迹象了。
9.家是女孩的监狱,女人的劳教所。
10.由于岸上是几个女孩子,都不会游泳,她们便跑到水库边的深圳市第二劳教所求救。
读音:láo
[láo]
(1)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
(2)辛苦,辛勤: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
(3)劳动者的简称:劳工(旧时指工人)。劳资。
(4)用力:劳苦功高。勤劳。徒劳无功。
(5)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劳。劳军(慰劳军队)。
读音:jiào,jiāo
[jiào]
[ jiào ]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 jiāo ]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