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牧
【拼音】:mín mù
【注音】:ㄇ一ㄣˊㄇㄨˋ
【结构】:民(独体结构)牧(左右结构)
【简体】:民牧
【繁体】:民牧
词语解释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民牧[mínmù]⒈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引证解释⒈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引《陈书·世祖纪》:“朕自居民牧之重,託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鬱于治道。”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奉使为民牧,宣威到海旁。”明刘基《送海宁尹知州之官序》:“天子有民不能徧治,故托之守令。故守令谓之民牧。”清唐甄《潜书·考功》:“身为民牧,藉权以行惠,苟非顽薄之资,其谁不能!”
网络解释民牧民牧,读音mínmù,旧时指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综合释义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陈书·世祖纪》:“朕自居民牧之重,託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鬱于治道。”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奉使为民牧,宣威到海旁。”明刘基《送海宁尹知州之官序》:“天子有民不能徧治,故托之守令。故守令谓之民牧。”清唐甄《潜书·考功》:“身为民牧,藉权以行惠,苟非顽薄之资,其谁不能!”治理百姓的君王或官吏。《陈书.卷三.世祖本纪》:「朕自居民牧之重,托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郁于治道。」
网友释义民牧,读音mínmù,旧时指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汉语大词典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陈书·世祖纪》:“朕自居民牧之重,托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郁于治道。”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奉使为民牧,宣威到海旁。”明刘基《送海宁尹知州之官序》:“天子有民不能遍治,故托之守令。故守令谓之民牧。”清唐甄《潜书·考功》:“身为民牧,藉权以行惠,苟非顽薄之资,其谁不能!”
国语辞典治理百姓的君王或官吏。民牧[mínmù]⒈治理百姓的君王或官吏。引《陈书·卷三·世祖本纪》:「朕自居民牧之重,托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郁于治道。」
辞典修订版治理百姓的君王或官吏。《陈书.卷三.世祖本纪》:「朕自居民牧之重,托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郁于治道。」
其他释义1.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1.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2.报告还鼓励保护自然栖息地。通过激励农民、牧场主和林业人员,来避免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并有助于防止森林和草原火灾。
3.同时,建成武山旺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基地、周庄村菊芳肉牛养殖场、武山县鹏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驴场等3个养殖基地,特色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
4.同时,建成武山旺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基地、周庄村菊芳肉牛养殖场、武山县鹏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驴场等3个养殖基地,特色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5.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民牧造句)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mù
[mù]
(动)放牧;畜牧:~草|~场|~奴|~人|~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