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辞说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辞说

辞说

【拼音】:cí shuō

【注音】:ㄘˊㄕㄨㄛ

【结构】:辞(左右结构)说(左右结构)

【繁体】:辭說

解释

词语解释1.言辞。2.犹意见﹐看法。3.谈话。辞说[císhuō]⒈言辞。⒉犹意见,看法。⒊谈话。

基础解释言辞。犹意见﹐看法。3.谈话。

引证解释⒈言辞。引《礼记·礼运》:“祝嘏辞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汉王充《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説,士之荣叶、皮壳也。”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⒉犹意见,看法。⒊谈话。引明方孝孺《君子斋记》:“行必联轡,息必比席,食也匕箸之与邻,言也辞説之与参。欢然有会於心,而若有所得。”⒋谓以言辞打动人。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敬通雅好辞説,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⒌指说服、打动人的口才。引清龙启瑞《送吕介存南游序》:“周道衰,学校废,陵夷至於战国,而游士始多,然彼皆逞其辞説,以取一时之功名富贵。”

网络解释辞说辞说,出自《礼记·礼运》,有言辞,谈话等意思。

综合释义言辞。《礼记·礼运》:“祝嘏辞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汉王充《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説,士之荣叶、皮壳也。”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犹意见,看法。谈话。明方孝孺《君子斋记》:“行必联轡,息必比席,食也匕箸之与邻,言也辞説之与参。欢然有会於心,而若有所得。”谓以言辞打动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敬通雅好辞説,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指说服、打动人的口才。清龙启瑞《送吕介存南游序》:“周道衰,学校废,陵夷至於战国,而游士始多,然彼皆逞其辞説,以取一时之功名富贵。”

汉语大词典(1).言辞。《礼记·礼运》:“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汉王充《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说。”(2).犹意见,看法。(3).谈话。明方孝孺《君子斋记》:“行必联辔,息必比席,食也匕箸之与邻,言也辞说之与参。欢然有会于心,而若有所得。”(1).谓以言辞打动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敬通雅好辞说,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2).指说服、打动人的口才。清龙启瑞《送吕介存南游序》:“周道衰,学校废,陵夷至于战国,而游士始多,然彼皆逞其辞说,以取一时之功名富贵。”

辞说造句更多 >>

1.为中国辩解的辩辞说,生产如此增长,随着而来的问题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2.懒是一个很好的托辞,说得好像勤快了就真能干出什么大事儿一样;胖是一个很好的托辞,说得好像瘦了之后就真能有多好看一样;不想谈恋爱是一个很好的托辞,说得好像想恋爱时真能被人看上一样;年轻是一个很好的托辞,说得好像成熟了之后就真能有多大出息一样……

3.西汉流传下来的诗歌辞赋大多有故事性的背景,这也印证了史辞说的正确性。

4.第二天,王丙便向岳丈告辞,说要去华州。

5.徐福来热泪盈眶,微微推辞说道。

6.崔明故意推辞,说明银黛中毒已深,无可救药了。

7.但是她却从未自视清高。在一次电话采访之初,她便托辞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文明开化而心智健全的人。

8.他喜欢用托尔斯泰的口吻振振有辞说:"归根结底,作家只不过是个工人。"。

9.校长吴清辉教授致辞说,感恩崇拜是他每年都非常珍惜的时刻,因为可与同学见面,为他们的毕业考试打打气。

10.我至今不知道她做着什么工作,间或问起过,她也只是闪烁其辞,说等我过去了就知道了。

字义分解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读音:shuō,shuì,yuè

[shuō]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2.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 责备:数说。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shuì ]

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 yuè ]

1. 古同“悦”。

辞说相关成语

辞说相关词语

上一个:辞意

下一个:辞多受少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