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三易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三易

三易

【拼音】:sān yì

【注音】:ㄙㄢ一ˋ

【结构】:三(独体结构)易(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三次变换。

基础解释《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三次变换。

引证解释⒈《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相传《连山》、《归藏》为夏、商之《易》,书已失传。参阅清皮锡瑞《经学通论·论<连山><归藏>》。引《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⒉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引《韩非子·用人》:“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沉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⒊三次变换。引宋苏轼《东坡志林·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清黄钧宰《金壶七墨·木工》:“今程氏园三易主人矣,破栋頽垣,不可以居。”

综合释义《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相传《连山》、《归藏》为夏、商之《易》,书已失传。参阅清皮锡瑞《经学通论·论<连山><归藏>》。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韩非子·用人》:“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沉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三次变换。宋苏轼《东坡志林·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清黄钧宰《金壶七墨·木工》:“今程氏园三易主人矣,破栋頽垣,不可以居。”

网友释义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并称为三易。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连山》与《归藏》魏晋之后下落不明或被佛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有学者认为“三易”的名称和它们各自的卦序以及卦序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关。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贾公彦疏:“《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纳)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

汉语大词典(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相传《连山》、《归藏》为夏、商之《易》,书已失传。参阅清皮锡瑞《经学通论·论〈连山〉〈归藏〉》。(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韩非子·用人》:“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3).三次变换。宋苏轼《东坡志林·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清黄钧宰《金壶七墨·木工》:“今程氏园三易主人矣,破栋颓垣,不可以居。”

其他释义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3.三次变换。

三易造句更多 >>

1.这部有关知青主题的小说,三易其稿,终于出版。著者在一次"插兄"聚会上公诸同好,作为礼物,分送朋友。

2.其实跳槽转会在各行各业都已屡见不鲜,篮球界有詹姆斯二回骑士,足球界有三姓家奴奉先伊布,而炉石界也有冰蓝飞狐这般三易其主者。

3.四川省青川县中医院竹园分院设计方案三易其稿,该工程打破了传统大型医院的设计模式,致力于建构小型精品医院。

4.,暴君石虎死了,而他的后代立即展开了凶狠的厮杀,直杀得“横尸相枕,流血成渠”一岁之中,帝位三易

5.及乎三代,实为三《易》,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文王作卦辞,谓之《周易》。

6.三易其主,如吕布一般的贺国光,与“三姓家奴”无异。

7.夫入赋自古,输藁惟旧,沃饶贵于十金,硗确至于三易,腴。

8.《圣天门口》是刘醒龙六年间三易其稿完成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9.厘清了牟宗三易学思想与其哲学的关系后,进一步探讨了其道德的形上学和内圣开外王的价值意义与存在的矛盾。

10.一个年近五十的老男人断断续续写了3年多,三易其稿,才开始上传。

字义分解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yì

[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三易相关成语

三易相关词语

关于三易的诗词更多 >>

包含三易的歇后语

上一个:三珠树

下一个:三益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