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
【拼音】:láo dòng mì jí xíng
词语解释1.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劳动密集型[láodòngmìjíxíng]⒈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
基础解释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
引证解释⒈ 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引:《人民日报》1984.7.2:“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阶段。”⒈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引《人民日报》1984.7.2:“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阶段。”
英语labor intensivelabour-intensive
综合释义指耗用资金较少、使用人工劳动较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一种生产活动类型。《人民日报》1984.7.2:“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阶段。”
1.林说南非可以向芬兰手机公司诺基亚学习。这家公司起初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伐木公司。
2.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序列中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阶段,产业升级换代的任务很重。
3.在整个亚洲,经济必须从资本集约型的制造业中转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这样一来国民收入中的更多份额会进入家庭。
4.从今年起,中国将努力规划实施经济转型,从当前的出口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转型经济模式,转变为更为环保、更为公平的发展模式。
5.有学者指出,东莞的多数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且多为“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
6.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青年型”用工年龄结构以及民工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
7.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彩电业的发展对解决中国现有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8.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转移富余劳动力。
9.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结构来说,来自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是个很大的挑战。
10.潮汕产业基本定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在劳动地域分工中充当加工厂角色。
读音:láo
[láo]
(1)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
(2)辛苦,辛勤: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
(3)劳动者的简称:劳工(旧时指工人)。劳资。
(4)用力:劳苦功高。勤劳。徒劳无功。
(5)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劳。劳军(慰劳军队)。
读音:dòng
[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mì
[mì]
(1)(形)事物之间距离近;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布|~集。
(2)(形)关系近;感情好:~友|亲~无间。
(3)(形)精致;细致:致~|详~。
(4)(名)秘密:泄~|失~。
读音:jí
[jí]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读音:xíng
[xíng]
(1)(名)模型:砂~。
(2)(名)类型:血~|新~|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