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以文为诗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

【拼音】:yǐ wén wéi shī

【注音】:一ˇㄨㄣˊㄨㄟˊㄕ

【繁体】:以文為詩

解释

词语解释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以文为诗[yǐwénwéishī]⒈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

引证解释⒈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引宋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苏軾)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五章:“韩愈的诗歌,在反对当日流行的轻浮靡荡的诗风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他以文为诗,别辟蹊径,同他反骈复古的散文运动的思想是一致的。”

网络解释以文为诗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最早由韩愈倡导,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的诗歌创作主张。赵翼《瓯北诗话》:“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综合释义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苏軾)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五章:“韩愈的诗歌,在反对当日流行的轻浮靡荡的诗风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他以文为诗,别辟蹊径,同他反骈复古的散文运动的思想是一致的。”

汉语大词典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苏轼)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五章:“韩愈的诗歌,在反对当日流行的轻浮靡荡的诗风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他以文为诗,别辟蹊径,同他反骈复古的散文运动的思想是一致的。”

其他释义1.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

以文为诗造句更多 >>

1.作为诗歌革故鼎新的一大法门,"以文为诗"在苏轼手中得到了新拓展。

2.正是由于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承担尺牍的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文为诗”。

3.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及承担尺牍的功能,对于重新认识“以文为诗”具有新的意义。

4.然其弊至以文为诗,流而为,流而为歌决,流而为偈诵,诗之弊又有不可胜言者矣。

5.以德为准,德高者行远;以诚为根,诚信者得道;以爱为铭,爱心者受尊;以孝为本,孝礼者知善;以正为廉,正气者凛然;以文为诗,文明者修身。

6.正是由于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承担尺牍的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文为诗”。(www.chazidian.com/zj-349795/查字典造句)

7.作为诗歌革故鼎新的一大法门,"以文为诗"在苏轼手中得到了新拓展。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349795/

字义分解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shī

[shī]

(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

以文为诗相关成语

以文为诗相关词语

上一个:遗诗

下一个:译诗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