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胜记
【拼音】:bù kě shèng jì
【注音】:ㄅㄨˋㄎㄜˇㄕㄥˋㄐ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不可胜记
【繁体】:不可勝記
词语解释见“不可胜纪”。不可胜记[bùkěshèngjì]⒈见“不可胜纪”。
引证解释⒈见“不可胜纪”。
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综合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不可胜记[bùkěshèngjì]非常多,以致无法一一记载。《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充牣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禼不能计。」《文选.傅裕.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事隔于皇朝,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网友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出处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汉语大词典见“不可胜纪”。《汉语大词典》:不可胜纪(不可胜纪) 拼音:bùkěshèngjì亦作“不可胜记”。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馀不可胜纪。”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宋司马光《苏骐骥墓碣铭》:“吾以布衣起家至方伯,承两朝恩渥,不可胜纪。”
国语辞典非常多,以致无法一一记载。不可胜记[bùkěshēngjì]⒈非常多,以致无法一一记载。引《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充牣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禼不能计。」《文选·傅裕·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事隔于皇朝,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成语解释不可胜记
辞典修订版非常多,以致无法一一记载。《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充牣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禼不能计。」《文选.傅裕.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事隔于皇朝,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出处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其他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1.奸滔日至,宠爱弥隆,前后赏赐,不可胜记。
2.唐代乃中国诗歌史上一个伟大的高峰,那时的诗人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记;仅留存至今的《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就达余首。
3.据张祖廉《定庵先生年谱外纪》记载,龚自珍收藏奇物不可胜记,“而三秘、十华、九十供奉,尤为最”。
4.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岂能尽数!
5.武功豕生犬,上邽马生牛,及诸妖变不可胜记。
6.官私庐舍,毁坏不可胜记,人多溺死。
7.唐代乃中国诗歌史上一个伟大的高峰,那时的诗人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记;仅留存至今的《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就达48900余首。
8.官私庐舍,毁坏不可胜记,人多溺死。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42187/不可胜记造句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kě,kè
[kě]
[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 kè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shèng,shēng
[shèng]
[ shèng ]1.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优势,与败相对:战胜、得胜、出奇制胜。
2.超越:略胜一筹、一个胜一个。
3.美好的、优越的:胜地、胜景。
[ shēng ]肽的旧称。
读音:jì
[jì]
(1)(动)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得|~不清|好好~住。
(2)(动)记录;记载;登记:~事|~账|~一大功。
(3)(名)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做书名或篇名):日~|笔~|游~|《岳阳楼~》。
(4)(名)(~儿)标志;符号:标~|钤~|暗~儿。
(5)(名)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
(6)〈方〉(量)打一下叫打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