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一面之词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一面之词

一面之词

【拼音】:yī miàn zhī cí

【简体】:一面之词

【繁体】:一面之詞

解释

词语解释⒈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英:one-sidedstory;statementofonlyoneparty;一面之词[yīmiànzhīcí]⒈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英one-sidedstory;statementofonlyoneparty;

基础解释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

引证解释⒈ 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引:《三国演义》第二六回:“玄德从容进曰:‘明公(指袁绍)只听一面之词,而絶向日之情耶?’”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说稗·儿女英雄传》:“但一面之词,未便指为确实。”黄远庸《借款里面之秘密》:“此虽一面之词,盖解散四国团避重就轻,本是一种办法,惜办之未得法耳。”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四十:“那时有些人是听了张正典一面之辞,还以为刘满硬要换地。”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四节:“老工程师说:‘我问你,张孔既然来这里检查工作,就只听一面之辞?’”⒈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引《三国演义》第二六回:“玄德从容进曰:‘明公(指袁绍)只听一面之词,而絶向日之情耶?’”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说稗·儿女英雄传》:“但一面之词,未便指为确实。”黄远庸《借款里面之秘密》:“此虽一面之词,盖解散四国团避重就轻,本是一种办法,惜办之未得法耳。”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四十:“那时有些人是听了张正典一面之辞,还以为刘满硬要换地。”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四节:“老工程师说:‘我问你,张孔既然来这里检查工作,就只听一面之辞?’”

综合释义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网友释义一面之词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意思是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国语辞典⒈ 单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说词。引:《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县里听了一面之词,将田主著实训饬一顿,斥退不理。」一面之词[yīmiànzhīcí]⒈单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说词。引《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县里听了一面之词,将田主著实训饬一顿,斥退不理。」成语解释一面之词

辞典修订版单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说词。《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县里听了一面之词,将田主着实训饬一顿,斥退不理。」

辞典简编版单方面的说词。 【造句】我们不能因他的一面之词,便断定张先生有嫌疑。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单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说词。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县里听了一面之词,将田主着实训饬一顿,斥退不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法语déclaration, version unilatérale

其他释义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一面之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面之辞 一面之说 偏听偏信

反义词 兼听则明

一面之词造句更多 >>

1.也只有这样,本王才能做到不偏听偏信,不是吗?你贵为皇后,想必也经历过很多事情,难道你在处理疑难事件的时候,是只凭着某人的一面之词就作出决断的吗?

2.失望之余,海晨也盯着廖东风的脸,而廖东风却没有察觉,海晨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没有扯谎,只是没有目见耳闻,一面之词好像站不住脚。

3.处理同志之间的争执,不能单凭一面之词,要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

4.仅凭你一面之词,我对这件事怎能作出结论呢!

5.工作组下去调查情况,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6.他说自己全对,老李不对,那只是一面之词,要主持公道,也该听听老李怎样说。

7.是的,因为一面之词总是有伸缩性的。

8."阅近日少年文字及聆其谈论,往往矜奇斗异,肆为大言,讥诋孟孔,称杨叛逆,心实忧之愤之,"皆以一面之词描述了当日士人和士风的蜕变。

9.这只是小王的一面之词

10.常言道,捉贼捉赃,单凭你的一面之词,不足为信。

字义分解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miàn

[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í

[cí]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一面之词相关成语

一面之词相关词语

包含一面之词的歇后语

上一个:油气弹

下一个:一面之交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