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
【拼音】:yuán míng yuán
【注音】:ㄩㄢˊㄇ一ㄥˊㄩㄢˊ
【结构】:圆(全包围结构)明(左右结构)园(全包围结构)
【简体】:圆明园
【繁体】:圓明園
词语解释圆明园YuánmíngYuán。(1)中国清代皇家御苑。在北京西郊颐和园东。原是1709年康熙赐予雍正的别墅,雍正即位后于1725年建为苑囿。乾隆时大加扩建。圆明园通常指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建在湖泊密布的平原上,占地320公顷,水面占35%。除圆明园前部中轴线上的正大光明殿和后面的九州、清宴两组建筑具有宫殿性质外,其余上百组大小建筑群都是分布在湖边岛上的园林建筑,其中后湖、福海景物最密集。三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西洋楼”存留断壁残垣。圆明园[yuánmíngyuán]⒈中国清代皇家御苑。在北京西郊颐和园东。原是1709年康熙赐予雍正的别墅,雍正即位后于1725年建为苑囿。乾隆时大加扩建。圆明园通常指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建在湖泊密布的平原上,占地320公顷,水面占35%。除圆明园前部中轴线上的正大光明殿和后面的九州、清宴两组建筑具有宫殿性质外,其余上百组大小建筑群都是分布在湖边岛上的园林建筑,其中后湖、福海景物最密集。三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西洋楼”存留断壁残垣。英Winterpalace;
基础解释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引证解释⒈清代名园之一。遗址在北京海淀附近。原为明代故园。康熙四十八年赐予胤禛(雍正)。雍正即位后大加扩建,乾隆踵其事,至嘉庆始建成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总称“圆明园”。园地周围广达二十余里,半水半陆,园景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的特点,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烧。今仅存残迹。
网络解释圆明园《圆明园》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大型纪录片,由薛继军担任总导演,金铁木执导,刘俊清、哈日巴拉等人主演。
汉语大词典清代名园之一。遗址在北京海淀附近。原为明代故园。康熙四十八年赐予胤禛(雍正)。雍正即位后大加扩建,乾隆踵其事,至嘉庆始建成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总称“圆明园”。园地周围广达二十余里,半水半陆,园景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的特点,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烧。今仅存残迹。
国语辞典在北平市西北,清康熙时建,雍正帝夏日在此避暑听政,乾隆时增筑,宏丽闻名中外,西人称为「夏宫」。咸丰十年秋,英法联军破京师,入园劫掠珍宝,纵火焚烧,殿宇尽毁,王闿运有《圆明园词》纪其事。圆明园[yuánmíngyuán]⒈在北平市西北,清康熙时建,雍正帝夏日在此避暑听政,乾隆时增筑,宏丽闻名中外,西人称为「夏宫」。咸丰十年秋,英法联军破京师,入园劫掠珍宝,纵火焚烧,殿宇尽毁,王闿运有《圆明园词》纪其事。
辞典修订版在北京市西北,清康熙时建,雍正帝夏日在此避暑听政,乾隆时增筑,宏丽闻名中外,西人称为「夏宫」。咸丰十年秋,英法联军破京师,入园劫掠珍宝,纵火焚烧,殿宇尽毁,王闓运有《圆明园词》纪其事。
法语ancien palais d'été
其他释义园林。遗址在北京海淀区东部。初为明代私家园林,后归清内府。1709年为皇四子赐园。后历经扩建,在其东邻和东南邻建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后改万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嘉庆间续有增修。园内大小建筑一百二十余处,以水景为主,总占地约350公顷,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理,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一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近义词 颐和园
1.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圆明园是一种破损的美丽。
2.被英法联军烧毁的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就是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群。
3.圆明园一座皇家建筑物,也难免遭到无妄之灾。
4.圆明园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糟蹋了,真是暴殄天物!
5.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6.圆明园不但环境优美,还历史悠久。
7.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焚毁了。
8.圆明园的设计真是鬼斧神工。
9.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立即被付之一炬。
10.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荡然无存。
读音:yuán
[yuán]
(1)(名)圆周所包围的一面。
(2)(名)圆周。
(3)(动)使圆满;使周全:~场|自~其说。
(4)(Yuán)姓。
(5)(形)圆满;周全: 这话说得不~。
(6)(名)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
(7)(名)圆形的货币;也作元:银~|铜~。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yuán
[yuán]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
(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