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先生
【拼音】:chǔ xiān shēng
【注音】:ㄔㄨˇㄒ一ㄢㄕㄥ
【结构】:褚(左右结构)先(上下结构)生(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指汉褚少孙。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韩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
基础解释指汉褚少孙。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韩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
引证解释⒈指汉褚少孙。引《史记·三代世表》:“张夫子问褚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得无与《诗》谬乎?’”司马贞索隐:“褚先生名少孙,元成间为博士。”⒉按,韩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按,韩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引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絳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网络解释褚先生褚先生指汉褚少孙。《史记·三代世表》:“张夫子问褚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得无与《诗》谬乎?’”司马贞索隐:“褚先生名少孙,元成间为博士。”
网友释义《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汉语大词典(1).指汉褚少孙。《史记·三代世表》:“张夫子问褚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得无与《诗》谬乎?’”司马贞索隐:“褚先生名少孙,元成间为博士。”(2).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韩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
其他释义1.指汉褚少孙。2.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韩文以笔砚纸拟人为说,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
1.褚先生对中新网记者说,这是自己第二次参加公车拍卖,但此前并无斩获,此番拿下丰田打算在北京自用。
2.在褚先生前面只能虚心领教做学生。
3.褚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老婆以前从来不炒股的。
4.葛先生还透露,褚先生平时身体健康,事发前也并无异样,因此怀疑是热水器漏电引发了这一场悲剧。
5.近日,永城市的褚先生专程赶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该院立案二庭法官赠送锦旗。
6.在“讥戏不近人情”中,将毛笔拟人为管城子毛颖,并为他设计了“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三友,与毛颖“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7.即使如褚先生所述停车管理制度未能切实贯彻,其要求加重无偿保管人的责任也缺乏依据。
8.所以,说起快递实名制,褚先生是举双手赞成。
9.褚先生,董先生,请慢用,我先走一步。
10.褚先生在文章中说,日本人为什么至今不承认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就因为我们没有像犹太人那样把纳粹德国的战争屠杀罪写成历史。
读音:zhǔ,chǔ
[chǔ]
[ zhǔ ]1. 用丝绵装衣服。
2. 囊袋。
3. 古同“储”,贮藏。
4. 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褚幕。
[ chǔ ]1. 姓。
读音:xiān
[xiān]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读音:shēng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