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手巾
【拼音】:yáng dǔ shǒu jīn
【注音】:一ㄤˊㄉㄨˋㄕㄡˇㄐ一ㄣ
词语解释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羊肚手巾[yángdùshǒujīn]⒈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
引证解释⒈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引谷峪《新事新办》:“脑袋上箍着块花羊肚手巾。”亦名“羊肚子手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三:“羊肚子手巾包冰糖,虽然人穷心肠好。”江一真《生命,像火一样燃烧》:“有的战士不过十七八岁,头上包着羊肚子手巾,还没有来得及穿上军衣,就负了伤。”
网络解释羊肚手巾羊肚手巾是方言中的词汇,因毛巾形似羊肚而得名,也称羊肚子手巾。
汉语大词典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谷峪《新事新办》:“脑袋上箍着块花羊肚手巾。”亦名“羊肚子手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三:“羊肚子手巾包冰糖,虽然人穷心肠好。”江一真《生命,像火一样燃烧》:“有的战士不过十七八岁,头上包着羊肚子手巾,还没有来得及穿上军衣,就负了伤。”
其他释义1.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
读音:yáng,xiáng
[yáng]
[ y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读音:dù,dǔ
[dǔ]
[ dù ]1.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肚子。肚胁。肚皮。牵肠挂肚(挂念,不放心)。
2.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肚儿。
3. 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 dǔ ]1.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烩肚丝。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jīn
[jīn]
(名)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毛~|头~|围~|领~|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