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拼音】: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繁体】: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拼音】:shǔ zhōng wú dà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fēng
词语解释⒈ 廖化,三国·蜀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shǔzhōngwúdàjiàng,liàohuàzuòxiānfēng]⒈廖化,三国·蜀将。
基础解释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
引证解释⒈ 廖化,三国蜀将。三国后期,蜀名将相继死亡,后主以廖化充当先锋,成为突出的人物。后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没有杰出人才,平庸者也侥幸成名。引:《扫迷帚》第二四回:“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好比何来?’亭面糊学着乡里说书的人的口气。‘好比无牛捉了马耕田,好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⒈廖化,三国蜀将。三国后期,蜀名将相继死亡,后主以廖化充当先锋,成为突出的人物。后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没有杰出人才,平庸者也侥幸成名。引《扫迷帚》第二四回:“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好比何来?’亭面糊学着乡里说书的人的口气。‘好比无牛捉了马耕田,好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国语辞典⒈ (谚语)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见《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引:《扫迷帚·第二四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shǔzhōngwúdàjiàngliàohuàzuòxiānfēng]⒈(谚语)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见《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引《扫迷帚·第二四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成语解释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辞典修订版(谚语)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见《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角色担当大任。《扫迷帚.第二四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着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谚语)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见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角色担当大任。扫迷帚˙第二十四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着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读音:shǔ
[shǔ]
(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名)四川省的别称。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jiāng,jiàng,qiāng
[jiàng,liào]
[ jiāng ]1.(副词)就要;快要 :天~下雨
2.(介词)把;拿:~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将养。
7.(文言副词)又;且 :~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赶~上去。
[ jiàng ]1.统率士兵的人:大将、勇将、将士用命。
2.高级军阶的名称:上将、中将、少将。
3.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游泳健将。
4.带、率领:将兵。
[ qiāng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读音:liào
[zuò]
1. 姓。
读音:huà,huā
[xiān]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
读音:zuò,zuō
[fēng]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xiān
[]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读音:fēng
[]
(1)(名)(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词~。
(2)(名)在前列带头的(多指军队):冲~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