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
【拼音】:sàng xīn
【注音】:ㄙㄤˋㄒ一ㄣ
【结构】:丧(上下结构)心(独体结构)
【简体】:丧心
【繁体】:喪心
词语解释心理反常;丧失理智。犹言丧天良。丧心[sàngxīn]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⒉犹言丧天良。
引证解释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俄国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⒉犹言丧天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潜起,搜诸衣底。引真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网络解释丧心丧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sàngxīn,意思是指心理反常;丧失理智。
综合释义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俄国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犹言丧天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潜起,搜诸衣底。真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丧心[sàngxīn]失掉本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着『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网友释义丧心,指心理反常;丧失理智。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汉语大词典(1).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俄国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2).犹言丧天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潜起,搜诸衣底。真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国语辞典失掉本心。丧心[sàngxīn]⒈失掉本心。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著『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辞典修订版失掉本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着『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其他释义1.心理反常;丧失理智。2.犹言丧天良。
1.这帮可恶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真是丧心病狂!
2.毒手药神野心称霸江湖,决意闭关半载,提炼世间奇毒迷天丧心散,命凤天暂掌庄务。
3.丧心病狂的侵略者,竟然出动飞机轰炸村庄,使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4.帝国主义丧心病狂地诽谤、攻击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加以驳斥。
5.调词架讼耗财多,清家败产受折磨;丧心之人莫甚此,报应昭彰实难活。
6.时狂徒被警察穷追,驱车奔逃,竟直奔学校,丧心病狂,一至于斯。
7.暴徒丧心病狂,滥杀无辜,岂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蹦达几天,就被绳之以法了。
8.叶枫远远看到大群参与考核修士俱都一脸沮丧,心下不由偷笑想必是所有人都一无所得,正愁没法交差。
9.希尔特、李兰都被你杀了!难道你还想狡辩么!为了掩盖罪刑,你竟然丧心病狂的屠杀这个小镇!此等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10.齐姜艳名远播,卫宣公一听之下后悔不迭,匆匆在淇水建好行宫,迎亲的队伍没有回王宫,而是就地驻扎,卫宣公丧心病狂地代替儿子迎娶齐姜。
读音:sāng,sàng
[sàng]
[ sāng ]1.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丧礼。丧亡。丧假(jià)。丧乱。治丧。吊丧。
[ sàng ]1. 丢掉,失去: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懊丧。沮丧。丧权辱国。丧尽天良(良心全部失去了)。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