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乱臣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乱臣

乱臣

【拼音】:luàn chén

【注音】:ㄌㄨㄢˋㄔㄣˊ

【结构】:乱(左右结构)臣(独体结构)

【简体】:乱臣

【繁体】:亂臣

解释

词语解释乱臣luànchén。(1)善于治理政务的大臣。(2)制造祸乱的大臣。乱臣[luànchén]⒈善于治理政务的大臣。例予有乱臣十人。——《书·泰誓中》英goodministers;ableminister;⒉制造祸乱的大臣。例乱臣当道,天下何以能得安宁。英treacherousministers;usurpers;

基础解释1.指古代统治者称善于治国的能臣。2.作乱的臣子。

引证解释⒈善于治国的臣子。引《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颖达疏:“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魏书·李孝伯李冲传赞》:“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⒉作乱的臣子。引《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家之衰也。”《史记·楚元王世家赞》:“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唐袁郊《红线》:“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张文端公应梦而生》:“夫文端为熙朝良佐,而敦则衰世乱臣,生平大相逕庭。”

网络解释乱臣基本信息

综合释义善于治国的臣子。《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颖达疏:“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魏书·李孝伯李冲传赞》:“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作乱的臣子。《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家之衰也。”《史记·楚元王世家赞》:“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唐袁郊《红线》:“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张文端公应梦而生》:“夫文端为熙朝良佐,而敦则衰世乱臣,生平大相逕庭。”

网友释义基本信息【词目】:乱臣【拼音】:luànchén【词意探源】:(1)指古代统治者称善于治国的能臣。《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2)指不守臣道之臣。《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家之衰也,可坐而待之。”

汉语大词典(1).善于治国的臣子。《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颖达疏:“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魏书·李孝伯李冲传赞》:“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2).作乱的臣子。《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家之衰也。”《史记·楚元王世家赞》:“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唐袁郊《红线》:“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使乱臣知惧,烈士安谋。”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张文端公应梦而生》:“夫文端为熙朝良佐,而敦则衰世乱臣,生平大相径庭。”

国语辞典善于治国的能臣。乱臣[luànchén]⒈善于治国的能臣。引《书经·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魏书·卷五三·李孝伯等传·史臣曰》:「位当端揆,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⒉作乱叛国的臣子。引《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之衰也,可坐而待之。」

辞典修订版善于治国的能臣。《书经.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魏书.卷五三.李孝伯等传.史臣曰》:「位当端揆,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着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作乱叛国的臣子。《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之衰也,可坐而待之。」

其他解释1.治理国政之臣也。《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蔡传:「治乱曰乱。」疏:「〈释诂〉云:『乱,治也。』故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释文:「十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及文母。」校勘记:「此文诸经凡四见,此与《论语·泰伯》同。唐石经四见皆无臣字。《经典释文》于《论语》明出『予有乱十人』注云:『本或作乱臣十人。』非是。增臣字自《论语》别本始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余有乱臣十人。」;《论语·泰伯》:「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英语treacherous ministers and traitorsrebellious ministers and villainsrebels and traitorstraitors and usurperstraitors and villains

其他释义1.善于治国的臣子。2.作乱的臣子。

乱臣造句更多 >>

1.我自然是懒得解释,其实这样一字褒贬的文骂,真不知在当时是不是足以为乱臣贼子惧,却也有其想不到的各种惧。

2.务必使四方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3.儒生李旭阳家道中落,当再次拥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时,他放弃了以往所谓三纲五常,作出一个郑重无比的决定—当一个乱臣!

4.你们看看!这些乱臣贼子都写了些甚么!说朕鲜仁寡义,乖戾嗜血,忠奸不分!说臣子们虚伪险恶,贪图享乐,误国误民!说是要诛暴君,清君侧!

5.‘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臣子之于君上,乃天经地义,苟怀二心而存游移瞻顾之念,即为乱臣贼子。

6.历代的乱臣贼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是历史对他们的惩罚。

7.本是龙族七皇子的皇甫奇欲要好好惩戒那些吃里爬外的乱臣贼子,不料老天爷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8.后神宗上位,倭寇肆起,臣于此而奉命讨贼,未负天下人之望,请章学鸣出山刺倭贼,贼首亡贼内自乱,臣讨贼有功,先帝封臣为征夷将军。 

9.幺王,莫与此等贼子乱臣废话,请下令待我将界明城一切毁灭,以解王的愤怒。

10.还有你真是个不分好歹之人,难道你没听说过‘廉者不饮盗泉之水,志者不食嗟来之食’嘛!襄阳王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字义分解

读音:luàn

[luà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

读音:chén

[chén]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乱臣相关成语

乱臣相关词语

关于乱臣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乱臣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六臣

下一个:民臣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