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宁家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宁家

宁家

【拼音】:níng jiā

【简体】:宁家

【繁体】:寧家

解释

词语解释⒈ 使家庭安定。⒉ 回家。宁家[níngjiā]⒈使家庭安定。⒉回家。

基础解释使家庭安定。回家。

引证解释⒈ 使家庭安定。引:《晋书·孔坦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寧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也!”⒉ 回家。引: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事问成了也,干证人都着寧家去。”《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官府只得将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发灵隐寺,转发寧家当差。将新荷杖八十,发钱塘县转发寧家,追原钱一千贯还郡王府。”《水浒传》第二二回:“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寧家。”明沉鲸《双珠记·遇赦调边》:“将赵甲、钱乙,召保在外,待赃银完日发放寧家。”⒈使家庭安定。引《晋书·孔坦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寧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也!”⒉回家。引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事问成了也,干证人都着寧家去。”《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官府只得将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发灵隐寺,转发寧家当差。将新荷杖八十,发钱塘县转发寧家,追原钱一千贯还郡王府。”《水浒传》第二二回:“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寧家。”明沉鲸《双珠记·遇赦调边》:“将赵甲、钱乙,召保在外,待赃银完日发放寧家。”

综合释义使家庭安定。《晋书·孔坦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寧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也!”回家。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事问成了也,干证人都着寧家去。”《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官府只得将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发灵隐寺,转发寧家当差。将新荷杖八十,发钱塘县转发寧家,追原钱一千贯还郡王府。”《水浒传》第二二回:“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寧家。”明沉鲸《双珠记·遇赦调边》:“将赵甲、钱乙,召保在外,待赃银完日发放寧家。”宁家[níngjiā]安家、治家。《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回家。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周舍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宋引章仍归安秀才为妻,赵盼儿等宁家住坐。」《水浒传.第二二回》:「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

汉语大词典(1).使家庭安定。《晋书·孔坦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也!”(2).回家。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事问成了也,干证人都着宁家去。”《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官府只得将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发灵隐寺,转发宁家当差。将新荷杖八十,发钱塘县转发宁家,追原钱一千贯还郡王府。”《水浒传》第二二回:“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明沈鲸《双珠记·遇赦调边》:“将赵甲、钱乙,召保在外,待赃银完日发放宁家。”

国语辞典⒈ 安家、治家。引:《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⒉ 回家。引: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周舍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宋引章仍归安秀才为妻,赵盼儿等宁家住坐。」《水浒传·第二二回》:「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宁家[níngjiā]⒈安家、治家。引《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⒉回家。引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周舍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宋引章仍归安秀才为妻,赵盼儿等宁家住坐。」《水浒传·第二二回》:「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

辞典修订版安家、治家。《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回家。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周舍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宋引章仍归安秀才为妻,赵盼儿等宁家住坐。」《水浒传.第二二回》:「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

其他释义1.使家庭安定。2.回家。

宁家造句更多 >>

1.二人身后跟着宁家的掌事主母二子宁青元的长房夫人李氏及几位侧室,还有其他房里的女主,留得自家郎君们在前厅招呼前来贺寿的各路宾朋。

2.尤其刚刚在李陌进场时,说蔑视话的人都揉了在揉眼睛,他们不敢相信,刚才还是口中走了狗屎运的庶子,转眼之间就将北城宁家族长的双手打断了。

3.宁家是‘铸焰山脉’的门阀,但是一家之主宁渊却不是大手挥霍、穷奢极侈的人。

4.是铜城有名的权势家族宁家,宁氏的三公子宁语!

5.羲与妻贾氏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道次忽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数十骑,皆是朱衣仗节,方饰带剑,辉赫满道。

6.宁家与咱们是死仇,加上其庞大的财力,实在不能任凭其发展,正应该趁其刚受到沉重打击,立足未稳,将他们一举绞杀,否则遗患无穷。

7.郭立是关西人,朴直,却不知军令状如何胡乱勒得!三个一径来到崔宁家里,那秀秀兀自在柜身里坐地,见那郭排军来得恁地慌忙,却不知他勒了军令状来取你。

8.把贼人千刀万剐,弃尸荒野,蝇蛆腐其肉,野狗啃其骨,风雨摧其魄,电闪雷击,使其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则人心大快,州郡安宁,家国幸哉!

9.宁家大小姐宁佩珊的出场更是一大亮点,俏皮可爱,兄妹情再次成为一大看点。

10.天枢镇宁家,我们小姐是家主的千金,众们要是就此退去,我宁家绝不追究,怎样?

字义分解

读音:níng,nìng

[níng]

[ níng ]

1.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nìng ]

1. 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

4. 姓。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宁家相关成语

宁家相关词语

关于宁家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毛毛雨

下一个: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