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胜具
【拼音】:jì shèng jù
【注音】:ㄐ一ˋㄕㄥˋㄐㄨˋ
【结构】:济(左右结构)胜(左右结构)具(上下结构)
【繁体】:濟勝具
词语解释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亦作:济胜资济胜具[jìshèngjù]⒈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亦作:济胜资。
基础解释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
引证解释⒈亦作“济胜资”。引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钓臺、西臺,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巔。”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余鄙且怠,未必夙规於大道,益之病靡济胜资,朝夕一壶如守五石瓠,其於六合之外,犹之坐井而闚。”
网络解释济胜具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
综合释义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钓臺、西臺,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巔。”亦作“济胜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余鄙且怠,未必夙规於大道,益之病靡济胜资,朝夕一壶如守五石瓠,其於六合之外,犹之坐井而闚。”
汉语大词典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钓台、西台,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巅。”亦作“济胜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余鄙且怠,未必夙规于大道,益之病靡济胜资,朝夕一壶如守五石瓠,其于六合之外,犹之坐井而窥。”
其他释义1.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 jǐ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读音:shèng,shēng
[shèng]
[ shèng ]1.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优势,与败相对:战胜、得胜、出奇制胜。
2.超越:略胜一筹、一个胜一个。
3.美好的、优越的:胜地、胜景。
[ shēng ]肽的旧称。
读音:jù
[jù]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