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问
【拼音】:yè wèn
【注音】:一ㄝˋㄨㄣˋ
【结构】:谒(左右结构)问(半包围结构)
【繁体】:謁問
词语解释1.求托之言。2.晋见问候。谒问[yèwèn]⒈求托之言。⒉晋见问候。
基础解释求托之言。晋见问候。
引证解释⒈求托之言。引汉刘向《说苑·谈丛》:“謁问析辞勿应,怪言虚説忽称。”⒉晋见问候。唐孟棨《本事诗·怨愤》:“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引李林甫恶之,排诬罢免。朝客来,虽知无罪,謁问甚稀。”明海瑞《驿传议·上策》:“责下礼貌据典制,无今日謁问送迎、多方求备。”
网络解释谒问(1).求托之言。汉刘向《说苑·谈丛》:“谒问析辞勿应,怪言虚说忽称。”
综合释义求托之言。汉刘向《说苑·谈丛》:“謁问析辞勿应,怪言虚説忽称。”晋见问候。唐孟棨《本事诗·怨愤》:“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李林甫恶之,排诬罢免。朝客来,虽知无罪,謁问甚稀。”明海瑞《驿传议·上策》:“责下礼貌据典制,无今日謁问送迎、多方求备。”
汉语大词典(1).求托之言。汉刘向《说苑·谈丛》:“谒问析辞勿应,怪言虚说忽称。”(2).晋见问候。唐孟棨《本事诗·怨愤》:“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李林甫恶之,排诬罢免。朝客来,虽知无罪,谒问甚稀。”明海瑞《驿传议·上策》:“责下礼貌据典制,无今日谒问送迎、多方求备。”
其他释义1.求托之言。2.晋见问候。
读音:yè
[yè]
(动)〈书〉谒见:拜~|进~。
读音:wèn
[wèn]
(1)(动)请人解答
(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
(3)(动)审讯;追究:~供。
(4)(动)管;干预:不闻不~。
(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