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羽弩箭
【拼音】:mù yǔ
词语解释宋代的一种弩箭。
引证解释⒈宋代的一种弩箭。引《宋史·兵志十一》:“咸平元年六月,御前忠佐石归宋献木羽弩箭,箭裁尺餘而所激甚远,中鎧甲则簳去而鏃存,牢不可拔。”《宋史·兵志十一》:“隆兴元年,御降木羽弩箭式,每路依式製箭百万。”
网络解释木羽弩箭'
网友释义木羽箭宋代的一种弩箭。这种箭比一般箭坚固。它的箭镞由钢铁锻造而成,箭锋呈棱形状,有双棱、三棱、多棱等。镞锋尖而利,镞体上有许多倒刺。箭杆和箭羽都是木制,杆长约50厘米,羽长约5~6厘米。
汉语大词典宋代的一种弩箭。《宋史·兵志十一》:“咸平元年六月,御前忠佐石归宋献木羽弩箭,箭裁尺馀而所激甚远,中铠甲则簳去而镞存,牢不可拔。”《宋史·兵志十一》:“隆兴元年,御降木羽弩箭式,每路依式制箭百万。”
其他释义1.宋代的一种弩箭。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yǔ
[yǔ]
(1)(名)羽毛。
(2)(名)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
读音:nǔ
[]
(名)弩弓;古代一种弓箭。
读音:jiàn
[]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