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和调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和调

和调

【拼音】:hé diào

【简体】:和调

【繁体】:和調

解释

词语解释⒈ 调和。⒉ 指调味。⒊ 和睦;使和睦。和调[hédiào]⒈调和。⒉指调味。⒊和睦;使和睦。

基础解释调和。指调味。和睦;使和睦。

引证解释⒈ 调和。引:《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素问·痹论》:“荣者,水穀之精气也,和调於五藏。”南朝梁何逊《七召·肴馔》:“剂水火而和调,糅苏蔱以芬芳。”⒉ 指调味。引:宋司马光《辞左仆射第三札子》:“多盐则太咸,多梅则太酸,和调适宜,最为难事。”⒊ 和睦;使和睦。引:《墨子·兼爱中》:“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荐贤退恶,和调百姓。”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念乱图存,总须将相和调。”⒈调和。引《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素问·痹论》:“荣者,水穀之精气也,和调於五藏。”南朝梁何逊《七召·肴馔》:“剂水火而和调,糅苏蔱以芬芳。”⒉指调味。引宋司马光《辞左仆射第三札子》:“多盐则太咸,多梅则太酸,和调适宜,最为难事。”⒊和睦;使和睦。引《墨子·兼爱中》:“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荐贤退恶,和调百姓。”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念乱图存,总须将相和调。”

综合释义调和。《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素问·痹论》:“荣者,水穀之精气也,和调於五藏。”南朝梁何逊《七召·肴馔》:“剂水火而和调,糅苏蔱以芬芳。”指调味。宋司马光《辞左仆射第三札子》:“多盐则太咸,多梅则太酸,和调适宜,最为难事。”和睦;使和睦。《墨子·兼爱中》:“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荐贤退恶,和调百姓。”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念乱图存,总须将相和调。”和调[hédiào]互相调理、彼此协调。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元.郑光祖《?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汤药,把贵体和调。」

网友释义按字义直译的话,“和调”就是写诗填词时,步和别人的韵调;或者比如嘉善的宣卷,有时听众得依着曲子的尾声,附和而唱。所以“和调”很容易就引申为“无原则地附和别人语言”的意思,引用小说《歇浦潮》的例子,第21回:“振武一言一行,他们无不随声和调。”就是这个用法。所以,当说一个人附和别人瞎说时,就应该是“瞎和调”,而不是“瞎胡调”。比如,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而众臣都认为是对的,就是典型的“瞎和调”。

汉语大词典(1).调和。《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南朝梁何逊《七召·肴馔》:“剂水火而和调,糅苏榝以芬芳。”(2).指调味。宋司马光《辞左仆射第三札子》:“多盐则太咸,多梅则太酸,和调适宜,最为难事。”(3).和睦;使和睦。《墨子·兼爱中》:“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荐贤退恶,和调百姓。”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念乱图存,总须将相和调。”

国语辞典⒈ 互相调理、彼此协调。引: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元·郑光祖《㑇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汤药,把贵体和调。」和调[hétiáo]⒈互相调理、彼此协调。引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元·郑光祖《㑇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汤药,把贵体和调。」

辞典修订版互相调理、彼此协调。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元.郑光祖《?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汤药,把贵体和调。」

英语Bloody Mary

其他释义1.调和。2.指调味。3.和睦;使和睦。

和调造句更多 >>

1.中医认为,血海胞宫,乃心脉气血所注,若心波涛浪涌,起起落落,月经安能通行不痛,和调畅顺。

2.有效的预防和调理各种晒斑,对皮肤可以起到紧肤、活肤、亮肤嫩肤的奇特功效。

3.除了大爱之心,菲华各界运作的这些公益项目还具有完善的制度——严密的财务监督和管理、灵活的组织发动和调度,让“三宝”几十年来越来越有活力。

4.最终建立以调整乡村医生报酬结构、保证基本报酬和调控激励报酬的干预措施,使乡村医生的行医行为由单纯医疗型逐步向医疗预防保键型转变。

5.这时招聘者对新员工进行适当的交流和调查,虽然可能无法消除矛盾,但至少能提前了解现状,让管理层提前做好准备,当员工离职时不会显得太狼狈。

6.第三,检查油底壳内、喷油泵内和调速器内的机油是否达到规定油面位置,如果发现机油不足,应加入同型号的机油。

7.羽希和帕尼刚出电梯,坐在那里负责帮忙穿和调整蹦极装备的专业人员就笑着开口。

8.这部名叫马奈和调料板的自画像,展示了一名戴着圆顶礼帽的艺术家手里挥着一支画笔。

9.本章列出的只是你在编译和调试程序时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0.在一定场合下此动作是一种自鸣得意和调情求爱的表现。

字义分解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

[ hé ]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和调相关成语

和调相关词语

关于和调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和调的单词更多 >>

包含和调的歇后语

上一个:必必剥剥

下一个:和番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