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豆腐
【拼音】:xiě dòu fǔ
【注音】:ㄒ一ㄝˇㄉㄡˋㄈㄨˇ
【结构】:血(独体结构)豆(独体结构)腐(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血豆腐xiědòufu。(1)用动物的血制成的豆腐状的食品。血豆腐[xiědòufu]⒈用动物的血制成的豆腐状的食品。英bloodcurd;
基础解释用动物的血制成的豆腐状的食品。
其他释义1.用动物的血制成的豆腐状的食品。
1.红白豆腐做法特别简单,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条,一起炒熟,调味即可。
2.张家界特色菜有腊猪头、“团年菜”、血豆腐、乌鸡天麻汤等;风味小吃有社饭、猕猴桃汁等。
3.里脊熘子肉、东坡肉、排骨汤、花肠汤、猪肝汤、爆炒大肠,最少不了的是火候恰到好处的猪血豆腐,吃起来嫩滑爽鲜,最后上桌的是有助于消化的酸菜汤。
读音:xiě,xuè
[xiě]
[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dòu
[dòu]
(1)(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
(2)(名)(名)豆类植物的种子:绿~。
(3)(名)形状像豆的东西:花生~。
读音:fǔ
[fǔ]
(1)(动)腐烂;变坏
(2)(名)豆腐:~竹|~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