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以微知著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以微知著

以微知著

【拼音】:yǐ wēi zhī zhù

【注音】:一ˇㄨㄟㄓㄓㄨˋ

【词性】:成语。

【简体】:以微知著

【繁体】:以微知著

解释

词语解释根据刚露出的征兆即可预知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以微知著[yǐwēizhīzhù]⒈根据刚露出的征兆即可预知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

基础解释根据刚露出的征兆即可预知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

引证解释⒈根据刚露出的征兆即可预知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引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子胥知姑苏之有麋鹿;辅果识智伯之为赵禽;穆生谢病,以免楚难;邹阳北游,不同吴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参见“见微知著”。解释: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出处: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汉语大词典根据刚露出的征兆即可预知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子胥知姑苏之有麋鹿;辅果识智伯之为赵禽;穆生谢病,以免楚难;邹阳北游,不同吴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参见“见微知著”。

国语辞典从事物的细微处,推知其真象及发展趋势。以微知著[yǐwéizhīzhù]⒈从事物的细微处,推知其真象及发展趋势。引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成语解释以微知著

辞典修订版从事物的细微处,推知其真象及发展趋势。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着耳。」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从事物的细微处,推知其真象及发展趋势。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着耳。

出处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其他释义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以微知著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见微知著

反义词 习焉不察

以微知著造句更多 >>

1.编导从“小”入手,以小雕刀来塑大形象,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于情动人,于无声处听惊雷。

2.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3.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触歪风。

4.凡事要明辨是非,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

5.游客在游览时主动承担维持公共秩序的工作,这样的例子也许不是普遍现象,但以微知著,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6.虽然不是绝对的,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于此以微知著

7.早报记者李伟浦江变迁,以微知著,勾勒的是一个行进中的上海。

8.游客在游览时主动承担维持公共秩序的工作,这样的例子也许不是普遍现象,但以微知著,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美好的明天。【https://www.chazidian.com/zj-399003/造句网】

9.编导从“小”入手,以小雕刀来塑大形象,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于情动人,于无声处听惊雷。(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99003/造句网)

字义分解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wēi

[wēi]

(1)(形)细小;轻微:~小|~弱。

(2)(形)(某些计量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米|~分。

(3)(形)衰落:寒~|低~。

(4)(形)精深奥妙:~观|~言大义。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zhù,zhuó,zhe

[zhù]

[ zhù ]

1. 显明,显出:著名。著称。显著。昭著。卓著。

2. 写文章,写书:著述。编著。著书立说。

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著。巨著。遗著。译著。著作。

4. 古同“贮”,居积。

[ zhuó ]

1. 附着,穿着。同“着(zhuó)”。

[ zhe ]

1. 旧同“着”(·zhe)。

以微知著相关成语

以微知著相关词语

上一个:显微摄影

下一个:以微知着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