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司马昭之心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简体】:司马昭之心

【繁体】:司馬昭之心

解释

词语解释⒈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基础解释(歇后语)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引证解释⒈ 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沉、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梁启超《新民说·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德相俾士麦宗教思想最浅薄之人也,其在本国剥夺教徒之特权,风行雷厉,不遗餘力。至其在中国也,乃与法人争罗马教护教之名义,岂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者耶?”《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制造‘黑线专政’论的司马昭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综合释义(歇后语)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岂所谓~,路人皆见者耶?◎清·梁启超《新民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汉语大词典《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沉、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梁启超《新民说·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德相俾士麦宗教思想最浅薄之人也,其在本国剥夺教徒之特权,风行雷厉,不遗馀力。至其在中国也,乃与法人争罗马教护教之名义,岂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者耶?”《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制造‘黑线专政’论的司马昭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国语辞典⒈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引:《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辞典修订版(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典故司马懿杀了曹爽,掌握了魏国实权。他死后,他儿子司马师又掌了权。司马师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废除了魏少帝曹芳,改立曹髦。对不服从的地方势力东征西讨。司马师死后,他弟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魏帝曹髦忍耐不住了。有一天,曹髦对三个近臣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再忍受了。今天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从怀里掏出一道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说完他进宫去了。这三个近臣当中,有两个人马上溜出去向司马昭报信。当二十岁的曹髦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的从宫里杀出来,就被司马昭的人马保围。曹髦最后被杀。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其他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马昭之心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造句更多 >>

1.西蜀豪族极力扼制姜维北伐;江东士人扶植皇权内乱不休;淮南三叛,三马同槽,曹髦奋笔疾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林平之惊愕这不起眼的流氓居然要找福威镖局麻烦,青城派余人彦惊愕这路人为何知道自己的司马昭之心,劳德诺华山派则惊讶东西不在福威镖局的事实。

3.比起李冰冰,侯佩岑算是隐藏不深的炒作者。她一心要借周杰伦出名的用意,早已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全天下就只剩周杰伦自己蒙在鼓里而已。

4.南面精灵森林虽无大动作,但也是屯兵百万驻扎关外,其心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等待时机成熟便将发起狂涛骇浪的攻击。

5.长官过奖了,杨天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根深蒂固,锄之艰难,若没有你的帮助,就算我掌握……

6.小姐,赵珏谋叛,行迹昭彰,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故今前往襄阳王府,无异于飞蛾赴火,自陷龙潭虎穴,凶险非同寻常。

7.紧接着严绍以酒店不是久居之地为理由,在伊莱诺的大学附近租下了一座二层小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别再拿班做势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不要为他掩饰。

10.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字义分解

读音:sī

[sī]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zhāo

[zhāo]

(1)(形)明显;显著:~著。

(2)(动)〈书〉表明;显示:~示|~然若揭。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司马昭之心相关成语

司马昭之心相关词语

包含司马昭之心的歇后语

上一个:顺溜

下一个:厮抬厮敬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