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手不释卷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注音】:ㄕㄡˇㄅㄨˋㄕˋㄐㄨㄢˋ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手不释卷

【繁体】:手不釋卷

解释

词语解释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1)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即书籍。手中一直拿着书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⒈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即书籍。手中一直拿着书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英beverystudious;withabookalwaysinhand;

基础解释释:放下。卷:书本。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

引证解释⒈手执书本没有放下的时候。形容勤读不倦。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博闻彊识,才艺兼该”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宋书·沉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諳忆。”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释义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综合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网友释义手不释卷,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汉语大词典手执书本没有放下的时候。形容勤读不倦。《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博闻彊识,才艺兼该”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谙忆。”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国语辞典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也作「手不辍卷」。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⒈手中总是拿著书卷。比喻勤奋好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也作「手不辍卷」。引《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成语解释手不释卷

辞典修订版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也作「手不辍卷」。

辞典简编版释,放下。手不释卷指手中总是拿着书卷。形容勤奋好学。 【造句】无论在何处,他总是手不释卷,难怪学问如此渊博。

成语词典版01.《晋书.卷八二.孙盛列传》:「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着《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02.《晋书.卷一二一.李雄载记》:「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故归之者相寻。雄乃兴学校,置史官,听览之暇,手不释卷。」03.《南史.卷三七.沈庆之列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04.《法苑珠林.卷二八》:「栖迟荒险,不避狼虎。常读华严,手不释卷,遵修苦行,亡身为物。」05.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四》:「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06.《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家贫未遇,夫妻二口,住于陋巷蓬门。每日买臣向山中砍柴,挑至市中,卖钱度日。性好读书,手不释卷。」07.《文明小史.第八回》:「无奈这穷乡僻壤,既无读书之人,那里来的书店?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u001a

典故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英语be a diligent readerbe very studious

法语avoir toujours un livre à sa main、assidu à l'étude

其他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释卷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开卷有益 好学不倦 爱不释手 百读不厌 手不释书 学而不厌 孜孜不倦 临池学书 如饥似渴 求知若渴

反义词 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

手不释卷造句更多 >>

1.这名男子从小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经常手不释卷

2.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

3.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恫上,仍旧手不释卷

4.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5.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床上,仍旧手不释卷

6.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

7.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8.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一天到晚总是手不释卷

9.篝灯呵冻写作勤,手不释卷读书辛;正风正气世彰炳,携手相助奉爱心;炎黄子孙一家亲,海内知己若比邻;人生贵得百善行,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想想看,通过加粗字体、丰富的子标题、大量的图片、类型多变的文章和文字,让用户产生手不释卷的阅读欲。

字义分解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bù

[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hì

[shì]

[ shì ]

1.解说,说明: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2. 消除,消散: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3. 放开,放下: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读音:juàn,juǎn

[juàn]

[ juàn ]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 juǎn ]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手不释卷相关成语

手不释卷相关词语

解释包含手不释卷的单词更多 >>

包含手不释卷的歇后语

上一个:诗卷

下一个:手卷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