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素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素王

素王

【拼音】:sù wáng

【注音】:ㄙㄨˋㄨㄤˊ

【结构】:素(上下结构)王(独体结构)

【简体】:素王

【繁体】:素王

解释

词语解释上古帝王。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指孔子。素王[sùwáng]⒈上古帝王。⒉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⒊指孔子。

基础解释上古帝王。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指孔子。

引证解释⒈上古帝王。引《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⒉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引《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郭象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汉贾谊《过秦论下》:“诸侯起於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鲁之丘。”胡思敬《政变月记》:“方今圣人在上,奋发有为。康有为必欲以衰周之事,行之今时,恐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⒊指孔子。引汉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淮南子·主术训》:“孔子之通,智过於萇宏,勇服於孟賁……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玄圣创典,素王述训。”唐刘沧《经曲阜城》诗:“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清孔尚任《桃花扇·鬨丁》:“百尺翠云巔,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二:“《春秋》素王业,今古復焉如。”

网络解释素王孔子的别称。

综合释义上古帝王。《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郭象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汉贾谊《过秦论下》:“诸侯起於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鲁之丘。”胡思敬《政变月记》:“方今圣人在上,奋发有为。康有为必欲以衰周之事,行之今时,恐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指孔子。汉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淮南子·主术训》:“孔子之通,智过於萇宏,勇服於孟賁……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玄圣创典,素王述训。”唐刘沧《经曲阜城》诗:“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清孔尚任《桃花扇·鬨丁》:“百尺翠云巔,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二:“《春秋》素王业,今古復焉如。”素王[sùwáng]有王者的道德而无王者的权位。《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汉代春秋公羊家以为孔子身虽无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称孔子为「素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网友释义孔子的别称。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称孔子为“素王”,等于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空王”是同样的道理。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

汉语大词典(1).上古帝王。《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2).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郭象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汉贾谊《过秦论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鲁之丘。”胡思敬《政变月记》:“方今圣人在上,奋发有为。康有为必欲以衰周之事,行之今时,恐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3).指孔子。汉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淮南子·主术训》:“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玄圣创典,素王述训。”唐刘沧《经曲阜城》诗:“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清孔尚任《桃花扇·鬨丁》:“百尺翠云巅,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二:“《春秋》素王业,今古复焉如。”

国语辞典有王者的道德而无王者的权位。素王[sùwáng]⒈有王者的道德而无王者的权位。引《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⒉汉代春秋公羊家以为孔子身虽无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称孔子为「素王」。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辞典修订版有王者的道德而无王者的权位。《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汉代春秋公羊家以为孔子身虽无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称孔子为「素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其他释义1.上古帝王。2.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3.指孔子。

字义分解

读音:sù

[sù]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

读音:wáng,wàng

[wáng]

[ wáng ]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 wàng ]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素王相关成语

素王相关词语

关于素王的诗词更多 >>

包含素王的歇后语

上一个:素雅

下一个:素不相识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