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赵杲送曾哀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赵杲送曾哀

赵杲送曾哀

【拼音】:zhào gǎo sòng zēng āi

解释

词语解释⒈ 见“赵老送灯台”。赵杲送曾哀[zhàogǎosòngzēngāi]⒈见“赵老送灯台”。

基础解释一去不回的意思。

引证解释⒈ 见“赵老送灯臺”。⒈见“赵老送灯臺”。

综合释义指人或物有去无回。赵老: 也说赵巧、赵杲,传说是鲁班的徒弟;鲁班计划在大河上修桥,为防龙王干扰,制作两座灯台让赵杲送给龙王,赵杲把其中一座内藏夜明珠、外观漂亮的灯台藏在怀里,想私自带回家,没想到刚出龙宫,就葬身海涛之中。

汉语大词典见“赵老送灯台”。《汉语大词典》:赵老送灯台(赵老送灯台)  拼音:zhàolǎosòngdēngtái谓一去不回。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天圣中有尚书郎赵世长者,常以滑稽自负,其老也求为西京留台御史,有轻薄子送以诗云:‘此回真是送登台。’世长深恶之,亦以不能酬酢为恨。其后竟卒于留台也。”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休言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亦作“赵杲送灯台”、“赵杲送曾哀”。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哥哥也恰如赵杲送灯台,便道不的,山河易改。”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每日家问春梅无信息,哎!他也恰便似赵杲送曾哀。”参阅清翟灏《通俗编·器用》。

其他释义1.见'赵老送灯台'。

字义分解

读音:zhào

[zhào]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2.姓。

读音:gǎo

[gǎo]

(1)(形)明亮。

(2)姓。

读音:sòng

[sòng]

(1)(动)传送。

(2)(动)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款。

(3)(动)赠送:奉~|~礼。

(4)(动)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客|~朋友。

读音:zēng,céng

[zēng]

[ zēng ]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céng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读音:āi

[āi]

(1)(形)悲伤;悲痛

(2)(动)悼念:~悼|默~。

(3)(动)怜悯:~怜。

赵杲送曾哀相关成语

赵杲送曾哀相关词语

上一个:存荣没哀

下一个:吖吖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