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剖蚌求珠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剖蚌求珠

剖蚌求珠

【拼音】:pōu bàng qiú zhū

【注音】:ㄆㄡㄅㄤˋㄑ一ㄡˊㄓㄨ

【词性】:成语。

【简体】:剖蚌求珠

【繁体】:剖蚌求珠

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剖蚌得珠”。剖蚌求珠[pōubàngqiúzhū]⒈亦作“剖蚌得珠”。

基础解释亦作“剖蚌得珠”。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的人才。

引证解释⒈亦作“剖蚌得珠”。破开蚌壳而取其珠。喻求获良才或珍品。引《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幼……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復何疑哉!”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综合释义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剖蚌求珠[pōubàngqiúzhū]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的人材。《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国语辞典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的人材。剖蚌求珠[pǒubàngqiúzhū]⒈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的人材。引《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成语解释剖蚌求珠

辞典修订版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的人材。《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其他释义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剖蚌求珠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剖蚌得珠

字义分解

读音:pōu

[pōu]

(1)(动)破开:~开|解~|~腹。

(2)(动)分辨;分析:~解|~明事理。

读音:bàng,bèng

[bàng]

[ bàng ]

1.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 bèng ]

1. 〔蚌埠(bù)〕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读音:qiú

[qiú]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读音:zhū

[zhū]

(1)(名)珠子:~宝|~翠|~帘。

(2)(名)(~儿)小的球形的东西:泪~儿。

剖蚌求珠相关成语

剖蚌求珠相关词语

上一个:剖玄析微

下一个:剖蚌得珠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