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兼爱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兼爱

兼爱

【拼音】:jiān ài

【注音】:ㄐ一ㄢㄞˋ

【结构】:兼(独体结构)爱(上中下结构)

【简体】:兼爱

【繁体】:兼愛

解释

词语解释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兼爱[jiānài]⒈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基础解释春秋时墨子的主张之一。意指要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

引证解释⒈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引《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启芳说我是泛爱者,劳生说我是兼爱者,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困爱者。”⒉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网络解释兼爱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综合释义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启芳说我是泛爱者,劳生说我是兼爱者,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困爱者。”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汉语大词典(1).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启芳说我是泛爱者,劳生说我是兼爱者,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困爱者。”(2).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国语辞典广泛爱众人。兼爱[jiānài]⒈广泛爱众人。引《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⒉战国时墨翟所倡导的学说。主张平等之爱,无人己亲疏厚薄的不同。⒊《墨子》的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辞典修订版广泛爱众人。《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战国时墨翟所倡导的学说。主张平等之爱,无人己亲疏厚薄的不同。《墨子》的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其他释义1.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2.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兼爱造句更多 >>

1.本文从“仁爱修身与道德自我完善”、无为不争”和“勿以暴力抗恶”、兼爱与全人类的爱”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诸子学说与托尔斯泰创作之间的联系。

2.儒墨之间的对立,最突出地表现在仁爱与兼爱、重义轻利与兴利除害等基本观点上。

3.梳理他们的青春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兼爱无私的博爱胸怀、攻坚克难的奋斗激情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印记。

4.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於天下。

5.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于天下。

6.例如“福祸相倚”的辩证思想,“以法为教”的法治思想,“兼爱互利”的社会和谐思想等等。

7.泰西各国以兼爱为教,故皆有恤穷院、工作场、养病院、训盲哑院、育婴堂。

8.其实,面对战争,我们最感到亲切的字眼,既非网上噱头十足的喧嚣声,亦非舶来的水土不服的西式理论,而是闪耀于中国典籍的四字箴言“兼爱非攻”。

9.她的一生多灾多难,疾病缠身,贫困之极,兼爱子又失。

10.上联是“兼爱新旧诗,创作评论传后世”;下联是“愿效牛马走,耕耘驱驰为人民”。

字义分解

读音:jiān

[jiān]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读音:ài

[ài]

(1)(动)对人和事物有很深的感情

(2)喜欢;喜好:~游览|~看电影。

(3)爱惜;爱护:~公物|~集体荣誉。

(4)常常发生的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说|铁~生锈。

兼爱相关成语

兼爱相关词语

关于兼爱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极爱

下一个:见爱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