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下邑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下邑

下邑

【拼音】:xià yì

【注音】:ㄒ一ㄚˋ一ˋ

【结构】:下(独体结构)邑(上下结构)

【简体】:下邑

【繁体】:下邑

解释

词语解释下邑xiàyì(1)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例弹丸下邑。——清·邵长蘅《青门剩稿》英smallcounty下邑[xiàyì]⒈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例弹丸下邑。——清·邵长蘅《青门剩稿》英smallcounty;

基础解释下县。

引证解释⒈国都以外的城邑。引《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晋杜预注:“郿,鲁下邑。”孔颖达疏:“国都为上,邑为下,故云鲁下邑。”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促装下邑,浪拽上京。”宋王安石《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一:“自京师奉别,于今已八九年……忽得书,乃知尚滞下邑,幸得会合,欢慰固无量。”⒉小地方;小县。引晋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和羹未飪,宰兹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頽而位仆。”清姚鼐《张仲絜时文序》:“﹝常熟﹞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

网络解释下邑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移治今河南夏邑。明初改今名。公元前208年,刘邦取砀,攻拔下邑,即此。

综合释义国都以外的城邑。《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晋杜预注:“郿,鲁下邑。”孔颖达疏:“国都为上,邑为下,故云鲁下邑。”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促装下邑,浪拽上京。”宋王安石《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一:“自京师奉别,于今已八九年……忽得书,乃知尚滞下邑,幸得会合,欢慰固无量。”小地方;小县。晋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和羹未飪,宰兹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頽而位仆。”清姚鼐《张仲絜时文序》:“﹝常熟﹞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下邑[xiàyì]首都以外的城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句下晋.杜预.注:「郿,鲁下邑。」《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边远的县邑。《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张东迁亲贫须养,所以栖迟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

汉语大词典(1).国都以外的城邑。《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晋杜预注:“郿,鲁下邑。”孔颖达疏:“国都为上,邑为下,故云鲁下邑。”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促装下邑,浪拽上京。”宋王安石《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一:“自京师奉别,于今已八九年……忽得书,乃知尚滞下邑,幸得会合,欢慰固无量。”(2).小地方;小县。晋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和羹未饪,宰兹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清姚鼐《张仲絜时文序》:“﹝常熟﹞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

国语辞典首都以外的城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句下晋.杜预.注:「郿,鲁下邑。」下邑[xiàyì]⒈首都以外的城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句下晋·杜预·注:「郿,鲁下邑。」引《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⒉边远的县邑。引《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张东迁亲贫须养,所以栖迟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

辞典修订版首都以外的城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句下晋.杜预.注:「郿,鲁下邑。」《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边远的县邑。《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张东迁亲贫须养,所以栖迟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

其他解释1.称邑曰下邑,对都而言。《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注:「郿,鲁下邑。」疏:「国都为上,邑为下。」

其他释义1.国都以外的城邑。2.小地方;小县。

下邑造句更多 >>

1.领8县,睢阳、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砀县。

2.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3.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下邑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yì

[yì]

(1)(名)城市;城镇:城~|通都大~。

(2)(名)县。

下邑相关成语

下邑相关词语

关于下邑的诗词更多 >>

包含下邑的歇后语

上一个:下洗

下一个:下弦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