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由之地
【拼音】:bì yóu zhī dì
词语解释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一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基础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1.因为这是百灵天里每个寒门子弟,追求强者之路的必由之地,有歌“秋华出天路,何时是归途。
2.建国伊始,东北边境颇有异国风味的边陲小镇满洲里是我国与外部联系的主要口岸,亦是我国到苏联及东欧各国出入境的必由之地,故外交部在此专设常驻机构。
3.印造之权既专,印造之数日益;且总所所给止行于本路,而荆南水陆要冲,商贾必由之地,流通不便。
4.地处镇江市区西部的西津古渡,是元代渡过天堑扬子江的“往来使客必由之地”,即镇江至扬州的重要渡口。
5.在中国的上海,有一座时尚、闻名遐迩的“国际社交场”———上海新天地,这里不但是社会名流的聚集地,更是国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必由之地。
6.不仅仅对于北京人确实很多外地人来北京动批也成为了一个必由之地,最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行业甚至是一种情愫。
7.地处镇江市区西部的西津古渡,是元代渡过天堑扬子江的“往来使客必由之地”,即镇江至扬州的重要渡口。【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99720/必由之地造句】
读音:bì
[bì]
(1)(副)必定;必然:战~胜;攻~克|~经之路。
(2)(副)必须;一定要:事~躬亲。
读音:yóu
[yóu]
(1)(名)原由:因~|事~|理~|原~。
(2)由于:咎~自取。
(3)经过:必~之路。
(4)(动)顺从;听从:事不~己|不~自主|俯仰~人|听天~命|言不~衷。
(5)(介)归(某人去做):这事~我负责|队长~你担任。
(6)(介)表示凭借:~此可知|整体是~部分组成的。
(7)(介)表示起点:~表及里|~北京出发。
(8)(Yóu)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