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闻
【拼音】:xiān zhǎn hòu wén
词语解释《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北齐·刘昼《刘子·贵速》:“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网友释义先斩后闻,成语,读音为xiānzhǎnhòuwén,释义为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出自《汉书·申屠嘉传》、北齐·刘昼《刘子·贵速》。
反义词 先斩后奏
1.包公受朝廷委派前来陈州监查赈灾情况,被授予“势剑金牌,先斩后闻”。
2.“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400412/造句网
3.“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400412/】
4.“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https://www。chazidian。com/zj-400412/查字典造句]
读音:xiān
[xiān]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读音:zhǎn
[zhǎn]
(1)(动)杀。
(2)(动)砍:~首|~草除根。
读音:hòu
[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读音:wén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