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招提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招提

招提

【拼音】:zhāo tí

【注音】:ㄓㄠㄊ一ˊ

【结构】:招(左右结构)提(左右结构)

【简体】:招提

【繁体】:招提

解释

词语解释1.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2.招引提携。招提[zhāotí]⒈梵语caturde?a。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⒉招引提携。

基础解释1.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2.招引提携。

引证解释⒈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参阅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拓提”。引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⒉招引提携。引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网络解释招提民间私造的寺院。宋应麟《杂识》“私造者为招提、若兰,杜枚所谓山台野邑是也。”源自梵文Caturdeśa,意译为四方(catur是四,deśa指场所、地方、国土等),指寺院。

综合释义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拓提”。招引提携。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汉语大词典(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拓提”。(2).招引提携。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国语辞典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侣。音译自胡语。招提[zhāotí]⒈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侣。音译自胡语。引《大般涅槃经·卷二五》:「有诸弟子不为涅槃,但为利养,亲近听受十二部经,招提、僧物及僧鬘物,衣著食啖如自己有,悭惜他家。」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辞典修订版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侣。音译自胡语。《大般涅盘经.卷二五》:「有诸弟子不为涅盘,但为利养,亲近听受十二部经,招提、僧物及僧鬘物,衣着食啖如自己有,悭惜他家。」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其他释义1.梵语caturde?a。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2.招引提携。

招提造句更多 >>

1.鉴真在奈良设计创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人民看作艺术明珠。

2.一时间,天下毁寺四千六百余所,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及大秦穆护、袄僧二千余人还俗;毁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大量田地及奴婢十五万人。

3.红尘不到真仙境,静土招提好道场。

4.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5.国清寺坐北朝南,招提梵影隐现林峦树丛中,有双溪交汇于寺前。

6.中国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他的坐像现在供奉在奈良唐招提寺。

7.嗯,我看看……八月十五唐招提寺观月会?大爷您写这个干吗啊,现在不还是夏天么。

8.但他明白眼前这个男孩子来者不善,看着眼熟却想不起来,所以也是招招提防,莫要八十岁老娘倒绷孩儿手,那么多年的脸面就扫光了。

9.其至日之后,曾担任唐招提寺住持,参与了药师如来立像的建造。目前在药师如来立像的手掌中发现了三枚铜钱。

10.然后,他主持兴建了唐招提寺,并开创了日本的律宗,使日本佛门之律仪严整,让本不太规范的日本佛教走到了正宗佛教的轨道上来。

字义分解

读音:zhāo

[zhāo]

(1)(动)打手势叫人来。

(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

(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

(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

(6)(Zhāo)姓。

(7)(动)承认罪行:~供。

(8)同“”(zhāo)。

读音:tí,dī

[tí]

[ tí ]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 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5. 率领,调遣:提兵。

6. 取出:提取。提货。

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9. 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10. 姓。

[ dī ]

1. 〔提防〕小心防备。

招提相关成语

招提相关词语

关于招提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招致

下一个:招租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