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不问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不问

不问

【拼音】:bù wèn

【注音】:ㄅㄨˋㄨㄣˋ

【词性】:动词。

【结构】:不(独体结构)问(半包围结构)

【简体】:不问

【繁体】:不問

解释

词语解释不慰问。不过问;不询问。不管;无论。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不问[bùwèn]⒈不慰问。⒉不过问;不询问。⒊不管;无论。⒋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基础解释不慰问。不过问;不询问。不管;无论。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引证解释⒈不慰问。引《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⒉不过问;不询问。引《史记·陈丞相世家》:“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唐李商隐《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宋曾巩《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夏衍《不愁没有工作》:“但是上海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⒊不管;无论。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溼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⒋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引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元济不问,迴军讨之。”明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祸,何以置兴不问?兴寻病,得伏枕死。”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

网络解释不问(汉语词语)1.不慰问。2.不过问;不询问。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袁可立)高祖锦,领岁荐,任陕西韩城教谕。出其门者,不问而知苏胡弟子也。”3.不管;无论。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综合释义不慰问。《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不过问;不询问。《史记·陈丞相世家》:“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唐李商隐《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宋曾巩《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夏衍《不愁没有工作》:“但是上海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不管;无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溼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元济不问,迴军讨之。”明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祸,何以置兴不问?兴寻病,得伏枕死。”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不问[bùwèn]不计较,不管。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三国演义.第八回》:「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网友释义1.不慰问。2.不过问;不询问。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袁可立)高祖锦,领岁荐,任陕西韩城教谕。出其门者,不问而知苏胡弟子也。”3.不管;无论。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汉语大词典(1).不慰问。《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2).不过问;不询问。《史记·陈丞相世家》:“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唐李商隐《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宋曾巩《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夏衍《不愁没有工作》:“但是上海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3).不管;无论。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元济不问,回军讨之。”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宁非衣冠奇祸,何以置兴不问?兴寻病,得伏枕死。”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

国语辞典不计较,不管。不问[bùwèn]⒈不计较,不管。引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三国演义·第八回》:「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辞典修订版不计较,不管。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三国演义.第八回》:「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英语be indifferent to sth.pretermitnot considerleave unnoticedhelp oneself tonot to distinguish black from whitewithout forethought

法语ne pas demander, interroger、ne pas prêter attention à、ne tenir aucun compte de、ignorer、ne pas s'enquérir de、ne pas punir、faire grâce à

其他释义1.不慰问。2.不过问;不询问。3.不管;无论。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不问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相问

不问造句更多 >>

1.在后来的咨询过程中,我了解到李强的父亲对外界软弱无能,可在家对他则要求极严,每当李强在外头受气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父亲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拿他是问,他身上总是留下挨打的伤痕。

2.穆姑娘何必还藉词推托?姑娘是穆教主的独生爱女,如今穆教主已死,那样东西的下落不问姑娘还能问谁?

3.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大婚,嫁与房遗爱,怎料房遗爱却心有所属对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不闻不问,一心照顾自己心爱的女子。

4.在要不就是力量强悍,仁爱泛滥的人;只要是所谓兄弟朋友,毫无所求的赠与恩惠,不问亲故,不问是非,不计回报;往往感情用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完全不讲现实。

5.很多家长要么对孩子一味溺爱,要么责备求全,要么训斥打骂,要么不闻不问

6.爱太深会让人疯狂的勇敢,我用背叛自己,完成你的期盼,把手放开不问一句,当作最后一次对你的溺爱。

7.我渴望被溺爱,甚至被宠坏;我可以不问世事,当我想知道世事的时候,他却又会告訢我;我会照顾自己,不过,最好是由他来照顾我。

8.然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

9.成长就是:渐渐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

10.当下,不问什么,任由艄公把船荡到岸边,付了船钱,弃舟上岸。

字义分解

读音:bù

[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wèn

[wèn]

(1)(动)请人解答

(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

(3)(动)审讯;追究:~供。

(4)(动)管;干预:不闻不~。

(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

(6)姓。

不问相关成语

不问相关词语

关于不问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不问的单词更多 >>

包含不问的歇后语

上一个:簿问

下一个:不相闻问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