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般若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般若

般若

【拼音】:bō rě

【简体】:般若

【繁体】:般若

解释

词语解释⒈ 智慧。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英:prajna;wisdom;般若[bōrě]⒈智慧。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英prajna;wisdom;

基础解释能证悟空理的智慧。

引证解释⒈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一本作“智慧”。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刘孝标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经云到者有六焉……六曰般若,般若者,智慧也。”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般若灵音,杂祥以昼引。”宋苏轼《小篆<般若心经>赞》:“稽首《般若多心经》,请观何处非般若。”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欲修禪那,发心为先;欲修般若,发心为先。”⒈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一本作“智慧”。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刘孝标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经云到者有六焉……六曰般若,般若者,智慧也。”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般若灵音,杂祥以昼引。”宋苏轼《小篆<般若心经>赞》:“稽首《般若多心经》,请观何处非般若。”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欲修禪那,发心为先;欲修般若,发心为先。”

综合释义智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刘孝标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经云到者有六焉……六曰般若,般若者,智慧也。”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般若灵音,杂祥以昼引。”宋苏轼《小篆<般若心经>赞》:“稽首《般若多心经》,请观何处非般若。”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欲修禪那,发心为先;欲修般若,发心为先。”一本作“智慧”。

汉语大词典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刘孝标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经云到者有六焉……六曰般若,般若者,智慧也。”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般若灵音,杂祥以昼引。”宋苏轼《小篆〈般若心经〉赞》:“稽首《般若多心经》,请观何处非般若。”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欲修禅那,发心为先;欲修般若,发心为先。”一本作“智慧”。

国语辞典⒈ 能证悟空理的智慧。梵语prajñā的音译。引:《大智度论·卷一八》:「答曰:『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有般若之绝境乎?」般若[bōrě]⒈能证悟空理的智慧。梵语prajñā的音译。引《大智度论·卷一八》:「答曰:『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有般若之绝境乎?」英语Sanskritprajña:wisdom,greatwisdom,wondrousknowledge德语Prajñā,Weisheit(Buddhismus)​(Rel)​法语Prajna(ensanskrit:sagesse)​

辞典修订版能证悟空理的智慧。梵语praj?ā的音译。《大智度论.卷一八》:「答曰:『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有般若之绝境乎?」

辞典简编版佛教用语。指能证悟的智慧。 【造句】佛教认为一切般若智,都是从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英语Hannya

其他释义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般若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睿智 智慧 延伸

般若造句更多 >>

1.般若既不是一般所了解的知识,也不是一般所了解的智慧,它是一个内在的开花。不是透过经验,不是透过别人,不是透过生活以及生活的遭遇,而只是借着在完全宁静当中向内走,让已经隐藏在那里的东西爆发。

2.佛经:佛说八大人觉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悲咒,金刚经。

3.介绍关于佛教。佛教:佛说八大人觉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悲咒,金刚经。

4.如果有一艘名叫般若的船,我愿奋力划动那名叫慈悲的桨。

5.和掌柜的交涉了一番后,杨铁心花了总计八两银子,在书肆里买了一部《贝叶经》,一部两本包括吐蕃文和汉文的《龙象般若经》。

6.我仍搅着杯子,也许漂流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

7.欧阳竟无毕生穷究佛学,初研瑜伽,中研般若,晚精法相唯识,实集佛学之大成。

8.这正是沈瀚宇施展道术进行拦截的时候,冰封术和火墙落到了般若拳前进的路上,没等形成有效的阻拦。

9.祝你财运像香火一样兴旺,祝你幸福像佛经一样经典,祝你快乐像菩提一样多多,祝你日子像般若波罗一样蜜。释迦牟尼诞辰日,与佛结缘,与福同行。

10.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是大明咒。

字义分解

读音:bān

[bō]

[ bān ]

种类。那般、万般无奈、兄弟般的友谊

读音:ruò,rě

[rě]

[ ruò ]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rě ]

1. 〔般若〕见“般3”。

般若相关成语

般若相关词语

关于般若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般若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葡萄

下一个:曹操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