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拼音】:wēn tíng yún
【注音】:ㄨㄣㄊ一ㄥˊㄩㄣˊ
【结构】:温(左右结构)庭(半包围结构)筠(上下结构)
【简体】:温庭筠
【繁体】:溫庭筠
词语解释(~-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温庭筠[wēntíngyún]⒈(~-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基础解释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网络解释温庭筠(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国语辞典人名。(西元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唐太原人。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笔成万言,亦善鼓琴吹笛。工诗词小赋,与李商隐齐名。因才思敏捷,作赋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称为「温八叉」。著有《温飞卿诗集》。温庭筠[wēntíngyún]⒈人名。(西元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唐太原人。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笔成万言,亦善鼓琴吹笛。工诗词小赋,与李商隐齐名。因才思敏捷,作赋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称为「温八叉」。著有《温飞卿诗集》。
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唐太原人。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笔成万言,亦善鼓琴吹笛。工诗词小赋,与李商隐齐名。因才思敏捷,作赋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称为「温八叉」。着有《温飞卿诗集》。
法语Wen Tingyun
其他释义温庭筠(?-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1.不承想温庭筠年纪轻轻就不学好,钱一到手,全都拿来花在三陪小姐身上了。
2.温庭筠憋了这一肚子气,正没地方发呢,现在正好借势大闹起来,沈询被闹得焦头烂额又无可奈何,眼看着场屋要大乱了,只能向温庭筠妥协,这样他才答应坐下来考试。
3.但是,温庭筠执著于“诸行无常”的“生灭法”,始终无法臻于“寂灭为乐”的禅理的终极境界。
4.温庭筠的诗词多丽词艳曲,生香活色,绣绘字句,镂金错彩,炫人眼目。
5.此举虽在当时被传为美谈,然而又给温庭筠带来了麻烦。
读音:wēn
[wēn]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
读音:tíng
[tíng]
(1)(名)厅堂
(2)(名)正房前的院子:前~|~院。
(3)(名)指法庭:~长|开~。
读音:yún,jūn
[yún]
[ yún ]1. 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2. 竹子:“柴门空闭锁松筠”。
[ jūn ]1. 〔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