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
【拼音】:zhí shàng
【注音】:ㄓˊㄕㄤˋ
【结构】:直(上下结构)上(独体结构)
【简体】:直上
【繁体】:直上
词语解释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向上,向前。直上[zhíshàng]⒈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⒉向上,向前。
基础解释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向上,向前。
引证解释⒈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引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元李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⒉向上,向前。引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网络解释直上直上:词语
综合释义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元李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向上,向前。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直上[zhíshàng]往上、往前。《文选.孔德璋.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教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汉语大词典(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飒剌剌风又摆。”元李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2).向上,向前。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国语辞典往上、往前。直上[zhíshàng]⒈往上、往前。引《文选·孔德璋·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教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德语aufsteigen(V)
辞典修订版往上、往前。《文选.孔德璋.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教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英语get on in the worldrise steeplysoar to the skiesrapidly go up in the world
其他释义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2.向上,向前。
1.花开花落满天飘,寄托哀思坟边绕。恋恋不舍缓离去,敬叩亡灵纸钱烧。青烟直上九重宵,儿孙后代敬孝道。思亲语言诉不完,只愿天堂过的好!
2.清明时节雨蒙蒙,祭祖人群众纷纷。思念亲人泪汪汪,寄托哀思情深深。烟雾缭绕飘袅袅,洒酒焚香纸飘飘。青烟直上晃悠悠,祈祷亡灵上天堂。清明节,愿友节哀注意身体!
3.他怀着失望的爱慕心情瞻望修院,那生满了不足为外人道的花卉,关满了与世隔绝的处女,所有的香气和所有的灵魂都能一齐直上天国!
4.在林石上有一一条瀑布奔流直下,只见水流急溅,巨大的冲击力,使浊流激起百丈水柱,一束束,一线线,直上云霄,真有惊涛拍案,浊浪排空,倒卷西天之势。
5.黑白琴键上一双纤细的手弹奏出高高低低的音,有时直上云霄,无比高亢;有时又跌入低谷,极其黯然。高亢的音调和低沉的音调交相奏响出一首绝唱。
6.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黯淡时节。此亦笃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
7.对于交易近年来青云直上的现象,回忆说,“他们会说,'你们才是真正的寄生虫,享受昂贵的午餐,在我们的交易操作幕后处理案子。'”。
8.接着,一声高昂的龙吟声冲天而起,九天金黄色的巨龙自妖上的双拳中冲了出来,直上云霄,继而结结实实地打在了斗在一起的二件兵刃上。
9.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就从世界闻名的喜马拉雅山说起吧,它傲然挺立在祖国的青藏高原上,直上云霄,很少有人能登上山顶,所以它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10.八一建军节,我的祝福水陆空三路并发:水路,祝你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陆路,祝你脚踏实地,一马平川;空中,祝你如虎添翼,青云直上!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