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齐鸣
【拼音】:jīn gǔ qí míng
【注音】:ㄐ一ㄣㄍㄨˇㄑ一ˊㄇ一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金鼓齐鸣
【繁体】:金鼓齊鳴
词语解释金属制的乐器与鼓一齐鸣响。形容军威盛,声势大。也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金鼓齐鸣[jīngǔqímíng]⒈金属制的乐器与鼓一齐鸣响。形容军威盛,声势大。也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基础解释指战斗正在进行。也形容军威盛大。金鼓:金属制的乐器和战鼓。古代作战时用它们发号令,壮军威。
综合释义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喊声枕地,一路都是火把。◎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回
国语辞典金钲和战鼓一齐响起。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金鼓齐鸣[jīngǔqímíng]⒈金钲和战鼓一齐响起。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引《水浒传·第一三回》:「将台上传下将令,早把红旗招动。两边金鼓齐鸣。」《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门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成语解释金鼓齐鸣
辞典修订版金钲和战鼓一齐响起。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水浒传.第一三回》:「将台上传下将令,早把红旗招动。两边金鼓齐鸣。」《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门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金钲和战鼓一齐响起。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水浒传˙第十三回:将台上传下将令,早把红旗招动。两边金鼓齐鸣。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门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其他释义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1.山背后金鼓齐鸣、乃刘表亲自引军来到。
2.老鼠夫妇有女待字闺中,媒人不绝如缕,说兔、说鼹莫衷一是。后定婿为西城之猫。择腊月三十吉日出阁。是日金鼓齐鸣,游行通衢,路人赞曰:跑都来不及,还吹吹打打送上门去!黄永玉
3.老鼠夫妇有女待字闺中,媒人不绝如缕,说兔、说鼹莫衷一是。后定婿为西城之猫。择腊月三十吉日出阁。是日金鼓齐鸣,游行通衢,路人赞曰:跑都来不及,还吹吹打打送上门去!黄永玉。
4.六品武者便可以达到气血如雷,金鼓齐鸣的境界,所以许多无法凝练内劲而专修外功的体修武者单拳攻击也可以达到千斤之力,与六品武者相仿。
5.那笑声初时极小,随即突兀拔高,仿佛飓风突至,又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一时间,天空中又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6.不多久,又一通金鼓齐鸣,有心不理吧,这动静很是糁人,不敢不起来,可是起来鬼影都找不着一个来厮杀。
7.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8.突然,四下里金鼓齐鸣,号角震天。
9.她的笑声初时极小,如穿过林间的一缕轻风,随后忽地拔高,仿佛狂风怒号,又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此时已入夜,密林已渐渐静默下来。
10.风揉雪话音刚落,众人欢呼一片,和其它帮会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会各帮各派估计已经金鼓齐鸣,拔刃张弩备战中了。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读音:qí
[qí]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读音:míng
[míng]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