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易子析骸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易子析骸

易子析骸

【拼音】:yì zǐ xī hái

【注音】:一ˋㄗˇㄒ一ㄏㄞˊ

【词性】:成语。

【简体】:易子析骸

【繁体】:易子析骸

解释

词语解释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易子析骸[yìzǐxīhái]⒈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引证解释⒈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参见“易子而食”。引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

综合释义指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易子析骸[yìzǐxīhái]相互交换孩子吃,劈开屍骨当柴烧。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后用以形容天灾人祸时,绝粮断炊的惨况。唐˙赵元˙奉天录˙卷三:围经五月,粮储罄竭,贼围不解,丕先出私家牛马,用充军食,莫不感激焉,乾牛苇弓,并充军食,易子析骸,亦已甚矣。亦作析骸易子。

汉语大词典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参见“易子而食”。

国语辞典相互交换孩子吃,劈开尸骨当柴烧。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后用以形容天灾人祸时,绝粮断炊的惨况。唐.赵元《奉天录.卷三》:「围经五月,粮储罄竭,贼围不解,丕先出私家牛马,用充军食,莫不感激焉,干牛苇弓,并充军食,易子析骸,亦已甚矣。」也作「析骸易子」。易子析骸[yìzǐxīhái]⒈相互交换孩子吃,劈开尸骨当柴烧。语本后用以形容天灾人祸时,绝粮断炊的惨况。唐·赵元也作「析骸易子」。引《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奉天录·卷三》:「围经五月,粮储罄竭,贼围不解,丕先出私家牛马,用充军食,莫不感激焉,干牛苇弓,并充军食,易子析骸,亦已甚矣。」成语解释易子析骸

辞典修订版相互交换孩子吃,劈开屍骨当柴烧。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后用以形容天灾人祸时,绝粮断炊的惨况。唐.赵元《奉天录.卷三》:「围经五月,粮储罄竭,贼围不解,丕先出私家牛马,用充军食,莫不感激焉,乾牛苇弓,并充军食,易子析骸,亦已甚矣。」也作「析骸易子」。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相互交换孩子吃,劈开屍骨当柴烧。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后用以形容天灾人祸时,绝粮断炊的惨况。唐˙赵元˙奉天录˙卷三:围经五月,粮储罄竭,贼围不解,丕先出私家牛马,用充军食,莫不感激焉,乾牛苇弓,并充军食,易子析骸,亦已甚矣。亦作析骸易子。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

其他释义指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易子析骸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析骸易子

易子析骸造句更多 >>

1.易子析骸,未能相告,况是足食足兵,高城深堑,坐待强援,绰有余力。

2.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

字义分解

读音:yì

[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xī

[xī]

(1)(动)分开;散开。

(2)(动)分析;辨析。

(3)姓。

读音:hái

[hái]

(1)(名)骸骨。

(2)(名)借指身体。

易子析骸相关成语

易子析骸相关词语

包含易子析骸的歇后语

上一个:相忘形骸

下一个:支骸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