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团茶
【拼音】:lóng fèng tuán chá
【注音】:ㄌㄨㄥˊㄈㄥˋㄊㄨㄢˊㄔㄚˊ
【繁体】:龍鳳團茶
词语解释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龙凤团茶[lóngfèngtuánchá]⒈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引证解释⒈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於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庆歷中,蔡君謨为福建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引仁宗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輒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龙凤”。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歷中蔡君謨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絶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鏤金花於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网络解释龙凤团茶“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皇帝用的龙凤茶,茶饼表面的花纹用纯金镂刻而成。随着饮茶方法的变化,龙凤团茶逐渐被散茶代替。
综合释义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於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庆歷中,蔡君謨为福建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仁宗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輒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龙凤”。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歷中蔡君謨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絶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鏤金花於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汉语大词典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于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仁宗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辄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龙凤”。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其他释义1.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1.大宋的茶叶还是蒸青团饼茶,茶叶也是没经过炒制的,龙凤团茶在其中算得上是上品了。
2.北宋建州“北苑”龙凤团茶已成历史记忆,对这种印有龙、凤花纹的贡茶,今之茶人可以通过吟诵诗句“活泉煮龙团”来发发幽情。[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3.北宋建州“北苑”龙凤团茶已成历史记忆,对这种印有龙、凤花纹的贡茶,今之茶人可以通过吟诵诗句“活泉煮龙团”来发发幽情。(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龙凤团茶造句)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fèng
[fèng]
(1)(名)凤凰:龙~|丹~朝阳。
(2)(名)姓。
读音:tuán
[tuán]
(1)(形)圆形的:~扇。
(2)(名)(~儿)米或粉做的圆球形食物:糯米~。
(3)(动)把东西揉成球形。
(4)(动)会合在一起:~结。
(5)(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社~。
(6)(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长。
(7)(名)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量)用于成团的东西:一~麻绳。
读音:chá
[chá]
(1)(名)灌木;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
(2)(名)用茶叶做成的饮料。
(3)(名)某些饮料的名称:奶~|杏仁~。
(4)(名)指油茶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