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方外之士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方外之士

方外之士

【拼音】:fāng wài zhī shì

【注音】:ㄈㄤㄨㄞˋㄓㄕˋ

【词性】:成语。

【简体】:方外之士

【繁体】:方外之士

解释

词语解释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⒈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基础解释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国语辞典称僧道等出家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也作「方外之人」、「方外人」。方外之士[fāngwàizhīshì]⒈称僧道等出家人。也作「方外之人」、「方外人」。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成语解释方外之士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称僧道等出家人。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亦作「方外之人」、「方外人」。

其他释义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方外之士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方外之人

方外之士造句更多 >>

1.五国之外,方外之士看在眼里,心中悲悯,纷纷出山仗剑除魔,以还天下太平。

2.不过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身为方外之士,对男女礼教并没有世人那般看重,但数百年的变化过于巨大,张宇初需要时间。

3.方外之士,尘下之人,坐忘道,长生归;天命难守,这天下又有何人能盼得长生归身?剑修者,以身从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洞冥幽府,却斩不断生死。

4.既像读书之人,又似方外之士,看上去约莫二十来岁年纪。

5.练气求道是专业的说法,大道之中,练气求道之人统称为玄者,或者叫玄士,俗家又称他们叫‘方士’,意为方外之士

6.张宇初身份是多重的,用道家的眼光来看,他是方外之士,可他又是朝堂一品,天师道以武入道,也可以说是江湖中人。

7.身为方外之士,帝王诏令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不过张宇初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不为自己与成祖之间的交情,不为大明王朝的运势,只为天下苍生。

8.韩成责问那位方外之士,又责令他再次施了一次堪称完美的蛊术。

9.传说为水镜先生所创,在方外之士左慈手中发扬光大的一种仙术。

10.在唐时,不论百姓官员或是方外之士,无不以在长安定居为荣。

字义分解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方外之士相关成语

方外之士相关词语

包含方外之士的歇后语

上一个:方便智

下一个:方圆十里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