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钵
【拼音】:fǎ bō
【注音】:ㄈㄚˇㄅㄛ
【结构】:法(左右结构)钵(左右结构)
【繁体】:法缽
词语解释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法钵[fǎbō]⒈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
引证解释⒈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引《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经,使的奴家舌头破,血染法鉢。”
网络解释法钵法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ǎbō,是指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
综合释义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经,使的奴家舌头破,血染法鉢。”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经,使的奴家舌头破,血染法钵。”
汉语大词典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经,使的奴家舌头破,血染法钵。”
其他释义1.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
1.人间永远有秦火焚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张晓风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bō
[bō]
(1)(名)陶制的器具。像盆而较小;用来盛饭等。
(2)(名)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