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词语解释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⒈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成语解释救民于水火
网友释义救民于水火,读音是jiùmínyúshuǐhuǒ,汉语词汇,解释为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反义词 救民水火
1.后有东土人欲前往大宛国经行此地,见此情景却难以施助,后来行至迦毗罗卫国时,将此地的情景禀告了净饭王,净饭王又告知佛祖令其救民于水火。
2.我们都是听说书的讲的,说是刘将军在元朝末年,带领红巾军,驱逐蒙古鞑子,救民于水火倒悬之中,神勇无敌、智勇双全,建立大宋王朝……
3.为救民于水火,女娲娘娘遍拾芦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烧坡”,聚丹阳之气炼五彩石上补天漏下糊地缝,使万物重获生机。
4.魔界第一高手人魔星君发起空前的大规模进攻,正当三界纷乱无比乾坤倒转日月无光时,萧翎重出江湖救民于水火之中。
5.是啊,如今市井流传,大明气数已尽,李自成是真命天子,有的更是说神仙下凡,乃是救民于水火。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英雄不出,孰能救民于水火,一统天下以安乐土?
7.白莲圣教本着救民于水火之意揭竿而起,杀官除霸,一年十七战屠杀大清八旗百万雄兵,震惊朝野。
8.再者,大丈夫当横刀立马,立不世功勋,如今贼寇横行,生灵涂炭,正是你我披荆斩棘,救民于水火之时,难不成还在这深山躲避一世?
9.要龚大明一个人肩负救民于水火、救国于颓势,这个觉悟和能力,都不具备。
10.也总有人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于水火。
读音:jiù
[jiù]
(1)(动)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命|挽~|营~|搭~|抢~|一定要把他~出来。
(2)(动)援助人、使物免于(灾难、危险):~亡|~荒|~灾|~急。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yú
[yú]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