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违言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违言

违言

【拼音】:wéi yán

【注音】:ㄨㄟˊ一ㄢˊ

【结构】:违(半包围结构)言(独体结构)

【简体】:违言

【繁体】:違言

解释

词语解释违言wéiyán(1)不满的、伤和气的话英quarrellingwords(2)不合情理的话英unreasonablewords违言[wéiyán]⒈不满的、伤和气的话。英quarrellingwords;⒉不合情理的话。英unreasonablewords;

基础解释∶不满的、伤和气的话∶不合情理的话

引证解释⒈因语言不合而失和。引《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杜预注:“以言语相违恨也。”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客主违言,徵贰太僕。”《明史·郑辰传》:“辰为人重义轻财……在山西与同僚杜僉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陈彦彬《论收回利权之宜有根本解决》:“未几,又与英法有违言,而圆明园尤足痛心。”⒉不合情理的话;不适当的话。引《管子·戒》:“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元元明善《丞相淮安忠武王碑》:“时亲王有违言,王按剑陈祖宗宝训。”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时倭文端公方以首揆掌院,偶有违言,遂疑倭公迂阔,沮大计。”⒊失信;食言。引《太平广记》卷三三七引宋李隐《潇湘录·张勍》:“素闻将军誓言,不害恒阳人,将军幸不违言。”

网络解释违言违言,汉语词汇。

释义1、因语言不合而失和。2.不合情理的话;不适当的话。3.失信;食言。《

汉语大词典(1).因语言不合而失和。《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杜预注:“以言语相违恨也。”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客主违言,徵贰太仆。”《明史·郑辰传》:“辰为人重义轻财……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陈彦彬《论收回利权之宜有根本解决》:“未几,又与英法有违言,而圆明园尤足痛心。”(2).不合情理的话;不适当的话。《管子·戒》:“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元元明善《丞相淮安忠武王碑》:“时亲王有违言,王按剑陈祖宗宝训。”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时倭文端公方以首揆掌院,偶有违言,遂疑倭公迂阔,沮大计。”(3).失信;食言。《太平广记》卷三三七引宋李隐《潇湘录·张勍》:“素闻将军誓言,不害恒阳人,将军幸不违言。”

国语辞典由于言语冲突而失和。违言[wéiyán]⒈由于言语冲突而失和。引《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⒉不合理的言论。引《管子·戒》:「邪行亡乎礼,违言不存口。」

辞典修订版由于言语冲突而失和。《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不合理的言论。《管子.戒》:「邪行亡乎礼,违言不存口。」

其他释义1.因语言不合而失和。2.不合情理的话;不适当的话。3.失信;食言。

违言造句更多 >>

1.重以背德违言,摇荡疆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2.班始不愿做元绪公,自然与有违言,那公主却放胆横行,竟挈姘夫同坐帷中,召始进去,叱令跪伏床下。

3.何况那三姓家奴也有这等豪气,敢挥退优势人马来与我放单,你我这等豪杰如何违言?传了出去只怕天下好汉都要耻笑,速去。

4.王凡听明白了李玄的意思,李玄担心他违言,故而有此一问,如果他动用了功法,那李玄定然以此为矛,在众人面前攻击,使他颜面尽失。

5.余之率镇嵩军西援关中也,延君为执法官,与石言同参谋帷幄,尽护诸将,诸将士偶相与有违言,或相睚眦,怨不相能,得君一言辄涣染释,欢如骨肉。

6.奉他为主,此生此世,听凭差遣,如若违言,奉请天罚……

7.当然,若他日周福强违言,他们都有办法脱身。

8.郭太后稍有违言,爽即徙太后,居永宁宫,派人管束。

9.上身美人下蛇尾,源自风流违言咒。

10.何况那三姓家奴也有这等豪气,敢挥退优势人马来与我放单,你我这等豪杰如何违言?传了出去只怕天下好汉都要耻笑,速去.

字义分解

读音:wéi

[wéi]

(1)(动)不遵照;不依从:~背|阳奉阴~。

(2)(动)离别:久~|相~。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违言相关成语

违言相关词语

关于违言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违逆

下一个:违制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