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迦梨
【拼音】:sēng jiā lí
【注音】:ㄙㄥㄐ一ㄚㄌ一ˊ
【结构】:僧(左右结构)迦(半包围结构)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见'僧伽梨'。僧迦梨[sēngjiālí]⒈见“僧伽梨”。
基础解释见“僧伽梨”。梵语的译音。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
引证解释⒈见“僧伽梨”。
汉语大词典见“僧伽梨”。《汉语大词典》:僧伽梨 拼音:sēngqiélí亦作“僧迦梨”。亦作“僧伽梨”。梵语的译音。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长阿含经·游行经中》:“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王累足而卧。”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瞋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周祖谟校释:“僧迦梨者,沙门之法服,即复衣也。由肩至膝束于腰间。《西域记》、《南海寄归内法传》作‘僧迦胝’,同。”《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迦梨衣,传付于汝。”
读音:sēng
[sēng]
(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
读音:jiā
[jiā]
译音用字。
读音:lí
[lí]
(1)(名)梨树;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
(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也叫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