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汰
【拼音】:chù tài
【注音】:ㄔㄨˋㄊㄞˋ
【结构】:黜(左右结构)汰(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贬职;罢官。黜汰[chùtài]⒈贬职;罢官。
引证解释⒈贬职;罢官。引《明史·阉党传·王绍徽》:“绍徽倣民间《水滸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録》,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忠贤所喜。”
网络解释黜汰黜汰,读作chùtài,汉语词语,是指贬职,罢官。
综合释义贬职;罢官。《明史·阉党传·王绍徽》:“绍徽倣民间《水滸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録》,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忠贤所喜。”
汉语大词典贬职;罢官。《明史·阉党传·王绍徽》:“绍徽仿民间《水浒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录》,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忠贤所喜。”
其他释义1.贬职;罢官。
读音:chù
[chù]
(动)罢免、革除:罢~。
读音:tài
[tài]
(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