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金
【拼音】:guō wěi jīn
【注音】:ㄍㄨㄛㄨㄟˇㄐ一ㄣ
【结构】:郭(左右结构)隗(左右结构)金(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文选.鲍照》:'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
基础解释《文选.鲍照》:/'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引《文选·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臺。”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臺,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臺前郭隗金。”
网络解释郭隗金郭隗金解释:喻以重金礼聘贤士。出自中国古文。
综合释义《文选·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臺。”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臺,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臺前郭隗金。”郭隗金[guōwěijīn]
汉语大词典《文选·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金。”
其他释义1.《文选.鲍照》:'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李善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
读音:guō
[guō]
(1)(名)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城~|东~。
(2)(Guō)姓。
读音:wěi,kuí
[wěi]
[ wěi ]1. 高峻的样子。
2. 姓。
[ kuí ]1. 姓。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