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龙藏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龙藏

龙藏

【拼音】:lóng cáng

【注音】:ㄌㄨㄥˊㄘㄤˊ

【结构】:龙(独体结构)藏(上下结构)

【简体】:龙藏

【繁体】:龍藏

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龙臧”。亦作“龙臧”。亦作:龙臧龙臧龙藏[lóngcáng]⒈亦作“龙臧”。亦作“龙臧”。亦作:龙臧龙臧。

引证解释⒈亦作“龙臧”。引《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⒉亦作“龙臧”。龙宫的经藏。指佛家经典。佛经故事相传龙树入龙宫赍《华严经》。见“龙藏寺碑”。引南朝梁沉约《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唐沉佺期《乐城白鹤寺》诗:“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清黄宗羲《青词》:“爰集胜侣,用翻龙藏,清梵悠长,儼慈音之在邇。”

综合释义亦作“龙臧”。《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亦作“龙臧”。龙宫的经藏。指佛家经典。佛经故事相传龙树入龙宫赍《华严经》。南朝梁沉约《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唐沉佺期《乐城白鹤寺》诗:“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清黄宗羲《青词》:“爰集胜侣,用翻龙藏,清梵悠长,儼慈音之在邇。”见“龙藏寺碑”。龙藏[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唐.德宣〈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济八苦于无明之河,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童蒙求我。」清雍正十三年(公元@@@@@)至乾隆三年(公元@@@@@),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经。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为底本,略有增减。也称为「清藏」。]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唐.德宣〈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济八苦于无明之河,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童蒙求我。」清雍正十三年(公元@@@@@)至乾隆三年(公元@@@@@),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经。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为底本,略有增减。也称为「清藏」。

汉语大词典亦作“龙臧”。《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亦作“龙臧”。龙宫的经藏。指佛家经典。佛经故事相传龙树入龙宫赍《华严经》。南朝梁沈约《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唐沈佺期《乐城白鹤寺》诗:“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清黄宗羲《青词》:“爰集胜侣,用翻龙藏,清梵悠长,俨慈音之在迩。”见“龙藏寺碑”。

国语辞典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龙藏[lóngzàng]⒈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引唐·德宣〈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济八苦于无明之河,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童蒙求我。」⒉清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至乾隆三年(西元1738)​,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经。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为底本,略有增减。

辞典修订版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唐.德宣〈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济八苦于无明之河,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童蒙求我。」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至乾隆三年(公元1738),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经。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为底本,略有增减。也称为「清藏」。

其他释义1.亦作'龙臧'。亦作'龙臧'。2.《易.干》:'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

龙藏造句更多 >>

1.确实,是一盘棋的时间,龙藏腾出只手轻轻的把身前的棋盘上的一字移了个位置,这是几天前他与药翁下的一盘绝棋,瞬间,对方兵败如山倒,没有丝毫转胜的机会。

2.迫手段,将卧龙寺所藏明代钦赐龙藏佛经二藏,尽数用车拉去。

3.龙藏福缘、晶玉轩、天工坊、香居坊。

4.原本未被启动的潜龙藏凤阵,突然之间,绚丽的光芒闪耀齐放!而原本空虚的地下室内。

5.星期天早上天蒙蒙亮,我起了床,穿好衣服,拿着照相机和弟弟去转龙藏的高山上观日出。

6.且休说白虹贯日,青龙藏池。

7.一提起猛虎班,刘宇便是想到了新人报道处那个学长所说的藏龙,藏龙,到底是个什么厉害的角色?“那当然!”。

8.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磐石古城资中、龙藏瑶函东兴区……6日,内江市各区县领导在与记者座谈时,各自端出“家珍”。

9.龙藏似乎察觉到了蓝妹地目光,笑着转过去,可当他转到一半之际,他瞬间僵住了,他看到了微蒙光线下,一个血人蹒跚走来,来的方向正是野凌他们来时的方向。

10.经查,35岁的藏族男子血呷,身高170厘米左右,脸型偏瘦,发髻线偏高,眼睛有点斜,肤色偏黑,口音为新龙藏语,略懂四川方言。

字义分解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cáng,zàng

[cáng]

[ cáng ]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 zàng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龙藏相关成语

龙藏相关词语

关于龙藏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龙亢

下一个:龙丘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