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军
【拼音】:cháng shèng jūn
【简体】:常胜军
【繁体】:常勝軍
网友释义常胜军指中国清朝对抗太平天国后期,清官、商出资与英法等外国军官,中国、南洋等地区佣兵组成的武装。1862年,清政府将美国人腓特烈·华尔统领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华尔曾因乏饷,纵兵劫掠店铺、官署,抢得银洋七千,黄金百两。华尔在慈溪与太平军作战阵亡后,由法裔的白齐文接任为第二任队长。白齐文行事风格,较华尔更为剧烈,竟劫掠清兵军饷四万余银元,江苏巡抚李鸿章将白撤职,改由英国工兵军官戈登任队长,中国人及菲律宾佣兵组成部队,以镇压太平天国。李鸿章曾与这一武装攻占嘉定、青浦、昆山、吴江、姑苏、常州、溧阳、吴兴等地,战功彪炳,1864年解散。
法语Armée toujours victorieuse
辞典修订版清咸丰时太平军势甚张,苏松太道吴煦募兵士练洋枪,用美人华尔领之,号洋枪队。后华尔死,英人戈登继统其众,改称常胜军。李鸿章倚用其力,多树战功。经常获得胜利的团体队伍。
读音:cháng
[cháng]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读音:shèng,shēng
[shèng]
[ shèng ]1.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优势,与败相对:战胜、得胜、出奇制胜。
2.超越:略胜一筹、一个胜一个。
3.美好的、优越的:胜地、胜景。
[ shēng ]肽的旧称。
读音:jūn
[jūn]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