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胡
【拼音】:bào hú
【注音】:ㄅㄠˋㄏㄨˊ
【结构】:豹(左右结构)胡(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豹胡[bàohú]⒈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
引证解释⒈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引《逸周书·王会》:“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以橐駞、白玉、野马、駼騠、良弓为献。”朱右曾校释:“豹胡,北胡也。”
网络解释豹胡豹胡,中文词汇,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
综合释义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逸周书·王会》:“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以橐駞、白玉、野马、駼騠、良弓为献。”朱右曾校释:“豹胡,北胡也。”
其他释义1.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
读音:bào
[bào]
(1)(名)(~子)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等。
(2)姓。
读音:hú
[hú]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