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一贯道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一贯道

一贯道

【拼音】:yī guàn

【结构】:一(独体结构)贯(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繁体】:一貫道

解释

词语解释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一贯道[yīguàndào]⒈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

引证解释⒈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日本投降以后,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控制利用。解放后,人民政府明令予以取缔。引周立波《诸葛亮会》:“咱们得时刻留心,抓了这些,说不定还有。碰到形迹可疑的人,得赶紧报告。他们闹一贯道,什么道门的,都是遮眼法。”

网络解释一贯道“一贯道”发端于晚清,极盛于1940年代。其教义,杂糅儒、道、佛及耶稣教经典,宣称整个宇宙分“红阳”、“青阳”、“白阳”三期,各历一万八千年。目下正值“白阳”期末世,大劫将至,须得信奉“一贯道”,才能消灾免难。

国语辞典清末新兴的民间信仰,因其教义揉合儒、释、道,强调「万教归一」理念,乃据论语「吾道一以贯之」命名。创教人王觉一,经刘清虚、路中一后,四传予张光璧,其信仰始扩大发展至全国。一贯道以无极老母(无生老母)​为最高神,信教者依其资历分道长、点传师、坛主、文牍、乩手、引传师、道教等。民国三十八年以后,中共禁教,一贯道亦播迁入台,发展为「十八支线」,现仍为释、道、基督教之外,台、澎、金、马地区最大的宗教团体。

法语Ikuan Tao

其他释义1.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日本投降以后,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控制利用。解放后,人民政府明令予以取缔。

一贯道造句更多 >>

1.抗战胜利后,通过杨虎,找了洪兰友,帮一贯道道首、汉奸张天然收回南京崇华堂逆产;介绍了一些人入道,从中骗取钱财。

2.热河省是建国前一贯道活动最为猖獗的省份之一。

3.就历史的发展而言,清光绪年间,一贯道的十五代祖王觉一,是教义儒家化的奠基者。

4.希望未来有科学家或医学家,以更严格的检验来研究一贯道「求道」对人类所造成的不可思议的影响。

5.几年间,苏西黄已成为北京所有五星级酒店推荐的俱乐部,苏西黄秉承的一贯谦虚的经营之道也同样受到外界的广泛好评。

6.他自己对海产品的安全员一贯非常重视,而且他也补充道,据其观察海产品检察员从来没有像这次漏油事故后对海产品安全保持如此之高的警惕性。

7.谢谢您,李社长,谢谢您提供的这次机会,也谢谢您一贯的、亲切宽厚的、激情四射的待客之道。

字义分解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guàn

[guàn]

(1)(动)穿;贯通:如雷~耳|学~古今。

(2)(动)连贯:鱼~而入|累累如~珠。

(3)(量)旧时的铜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家私。

(4)(Guàn)姓。

读音:dào

[]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一贯道相关成语

一贯道相关词语

包含一贯道的歇后语

上一个:贯襁

下一个:连贯性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