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功赎罪
【拼音】:jiāng gōng shú zuì
【注音】:ㄐ一ㄤㄍㄨㄥㄕㄨˊㄗㄨㄟˋ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将功赎罪
【繁体】:將功贖罪
词语解释将功赎罪jiānggōng-shúzuì。(1)用所立的功劳来抵赎所犯的过错。
基础解释将:用,拿。赎:抵偿。拿功劳抵偿罪过。也作“将功折罪”。
引证解释⒈见“将功折罪”。
综合释义拿功劳补偿过失。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汉语大词典见“将功折罪”。《汉语大词典》:将功折罪(将功折罪) 拼音:jiānggōngzhézuì以功劳抵偿罪过。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若拿得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西游记》第九二回:“如今没奈何,保唐僧取经,将功折罪。”亦作“将功赎罪”。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不过你还须得做些事体来将功赎罪。”
国语辞典建立功勋,以抵消所犯罪过。《镜花缘.第一○回》:「以善抵恶,就如将功赎罪,其中轻重,大有区别,岂能一概而论。」也作「将功折罪」、「以功赎罪」。
辞典修订版建立功勋,以抵消所犯罪过。《镜花缘.第一零回》:「以善抵恶,就如将功赎罪,其中轻重,大有区别,岂能一概而论。」也作「将功折罪」、「以功赎罪」。
辞典简编版建立功勋,以抵消所犯的罪过。 【造句】他卖力求表现,希望能将功赎罪,弥补上次的无心之过。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建立功勋,以抵消所犯罪过。镜花缘˙第十回:以善抵恶,就如将功赎罪,其中轻重,大有区别,岂能一概而论。亦作将功折罪、以功赎罪。
出处《晋书·上疏言王导》:“以导之才;何能无失!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其他释义拿功劳补偿过失。
1.奉军团令,即日起解除对低阶百夫长海布里达的禁闭处罚,在接下来的战事里将功赎罪。
2.李强和顽童打架,弄脏衣服,为免母亲责骂,他尽力帮母亲做家务,希望将功赎罪。
3.由于他有将功赎罪的具体表现,法院决定对他从宽判决。
4.戴罪立功?将功赎罪?好冠冕堂皇!楚顾淮心一怔,忽然生出一股怪异念头,他似乎从未认真、仔细地看过她。
5.一想起要到法国去度假我就很激动,我知道我将功赎罪会过得非常愉快。
6.求任教主准许属下戴罪图功,将功赎罪。
7.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重新站起来。
8.警察给了罪犯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9.现在我可得将功赎罪啦。
10.我将功赎罪向左进公园路。
读音:jiāng,jiàng,qiāng
[jiāng]
[ jiāng ]1.(副词)就要;快要 :天~下雨
2.(介词)把;拿:~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将养。
7.(文言副词)又;且 :~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赶~上去。
[ jiàng ]1.统率士兵的人:大将、勇将、将士用命。
2.高级军阶的名称:上将、中将、少将。
3.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游泳健将。
4.带、率领:将兵。
[ qiāng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读音:gōng
[gōng]
(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
(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
(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读音:shú
[shú]
(1)(动)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2)(动)抵消;弥补(罪过):~罪。
读音:zuì
[zuì]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